產業面臨綠電荒 朱志洋:台電不應跟企業搶綠電

企業憂綠電不足,政府已承諾釋出部分綠電到市場;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表示,盼政府訂出合理釋出比例,相關規劃也必須有明確時間表,「台電不應該跟企業搶綠電」。

工商協進會今天舉行跨越七十前瞻系列論壇「建構永續DNA 邁向淨零大未來」,聚焦淨零碳排轉型議題,邀請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正隆執行董事蔡東和、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董事總經理參與綜合座談。

針對綠電議題,朱志洋表示,目前台灣綠電供需不平衡,90%是台電所有,剩下10%多被台積電包下,但也在此替台積電申冤,媒體多報導台積電拿下台灣9成綠電,「事實上是拿10%裡面的90%」。

談及政府將釋出一部分綠電供中小企業使用,朱志洋表示,許多企業反映買不到綠電,希望釋出的量能訂出合理比例,「台電不應該跟企業搶綠電」,相關規劃也必須有正確時間表。

朱志洋說,企業也反映銀行融資問題,目前市場基於限制,無法完善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建議銀行跳出存放款思維,思考下一階段綠色經濟和市場機制,例如發展綠債、綠色電力期貨、綠電憑證等,讓企業買得到綠電,並保障綠電進入市場。

同時,完善售電發展機制、落實分散式電力生產與消費,找到合理商業模式與更多經濟誘因。

蔡東和表示,企業除在內部落實碳盤查、設定減碳目標,對外也要輔導供應鏈一同減碳,才能讓公司更符合減碳淨零要求;過程中期待政府對減碳先行者、積極者、投資較大者,給予政策鼓勵和碳定價額度承認,例如日本業界很早執行能源轉型,改燒生質能鍋爐,相關投資也有優惠補助。

海英俊指出,台達電在新能源上可貢獻專長是電網管理,由於目前再生能源有不穩定性,正大力發展微電網、儲能技術;面對電力供需不平衡,最要緊的是「削峰填谷」,儲能即是一個解方,但目前概念才正興起且成本昂貴課題。

至於如何達到淨零,海英俊表示,台灣GDP、用電持續向上,「碳排放也一直上去」,現在要聚焦如何將經濟成長和碳排脫勾,例如台積電2奈米、3奈米接連發展,用電越來越多,凸顯脫勾重要性。

他分享,台達電自2009年思考此問題,以能源密度來看,2009年時,要創造100萬美元收益,耗電4萬2000度,當時目標是5年之內降低50%,後來在2014年時,用電度數成功降至2萬1000度。

相關新聞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21日針對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晶片政策提出看法, 直言出口管制是錯誤的,事實會證明這點,...
賴清德總統宣示將成立主權基金, 中央銀行前總裁彭淮南21日接受中國時報專訪表示,成立主權基金「茲事體大」,...
生醫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台灣產業也正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生醫專家21日在「2025國鼎生醫論壇」中指出,台灣的生技產業不會成為第二個台積電...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昨(20)日開展,賴清德總統在開幕典禮致詞時表示,台灣半導體、資通訊產業、AI產業鏈相當完整,也是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