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本會日前(14)假東吳大學作楠廳舉辦【公民LIGHT HOUSE:AI時代挑戰與公民參與】講座,邀請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 亞洲金融科技聯盟 主席 蔡玉玲老師(Jaclyn Tsai)分享過往實務經驗以及對於科技法律的第一線觀察,本文帶領讀者快速了解講座精華內容。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於今日(14日)揭曉,由麻省理工學院的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強生(Simon Johnson),以及芝加哥大學的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榮獲桂冠。諾貝爾獎委員會稱,這三位經濟學家研究制度如何形成並影響繁榮,幫助我們瞭解各國之間的繁榮有何差異。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兩黨候選人在各種議題上展開激烈辯論與交鋒,通膨問題就是選戰的重要焦點之一,各自為通膨的成因、對策及責任歸屬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也真是狗咬狗,滿嘴毛!
貨幣供給過多通常是資產價格膨脹,甚至是資產泡沫的主因,因此中央銀行與資產價格的關係密切。然而,早期央行多不關切資產價格穩定問題,直到2007年次級房貸風暴發生之後,態度方開始有所轉變。不過,央行該如何調控資產價格,面臨諸多挑戰,罕見順利引導資產價格軟著陸者,治絲益棼之例則所在多有。
碳費拍板,毛利將被碳費「吃掉」最多的六大行業也曝光,分別為水泥、生鐵及粗鋼及初級製品、光電材料及元件、石油煉製品、基本化學材料、以及紙漿、紙及紙板,推估約163廠將明顯受衝擊,若想保住毛利,勢必要加速減碳。
中央和地方公共建設財源將不再唯一仰賴預算資源。據悉,行政院將有新機制、新組織翻轉促參,未來四年盼帶動保險業等民間投資逾6千億。政府也將鼓勵公建型私募股權基金(PE)設置,並增加公建型REITs基金、促進政府發行永續債等多元金融商品,三路並進,為公共建設挹注兆元以上新活水。
人工智慧 (AI) 引發的科技失業問題日益嚴重,本文探討了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說明其在長短期的正負面影響,並透過國際比較探討勞工保障問題,點出我國相關立法工作仍有不足。
在野黨力拚本會期完成「 財政收支劃分法 」修正, 國民黨 立委、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召委 陳玉珍 也說將於廿一日當周在立院財政委員會討論 修法 。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將中央統籌分配款降至三二○八億元,與民眾黨團版本接近,修法露出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