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台股跌入熊市,國安基金的動向更成為信心指標。國安基金操盤手、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表示,台股雖跌、但承接力道也很踴躍,量能還有三千億元,他最擔心「無量」,後續將密切關注市況,若市場失序、不排除召開臨時委員會討論因應。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吐露這一路走來的心聲。他坦言,保險公司承保能力與社會期待不一致,醫療資源沒有妥適安排,「保戶把急診室擠滿了,當時我心裡是有些壓力的」。不過從這次的事件中,他看到三個對金融業的啟示。

我國2050年淨零路徑中,為達到運輸部門減碳效果,設定目標2040年新售車輛100%電動化。

經濟部上周將工業大戶 電價 上調15%,使得電價由原先每度2.63元上漲到2.85元,也讓虧損累累的 台電 公司暫時止血。台電為何虧損?電價調整有何所得分配效果?電價調整和抑制通膨以及2050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有何關聯性?以上問題值得一併討論。

俄烏戰爭及全球通膨影響終端需求,半導體生產鏈已進入庫存調整階段,但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仍然加快擴產腳步,預計2022~2023年將在台興建11座12吋晶圓廠。

三三會是台灣最大的工商團體,建言政府重視「五缺」問題。除缺電外,目前台灣投資環境中最大障礙是缺工,而台灣的缺工已經呈現「M」型化,尤其最缺高端、基層人才。另外,國際局勢動盪不安,理事長林伯豐指出,不論是對中、對美、還是對日,都應在台灣利益優先的前題下,面對國際情勢,並與各國友好往來。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29日通過《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內容一口氣規管包括臉書、YouTube等5大類平台,若違反單一義務,最高可開罰新台幣 1,000 萬元。政府稱通過草案能讓各方協力參與網絡的治理,確保民眾網絡基本人權,更能讓資訊在網絡上自由流通;然而,相關法令設計引發外界疑慮,箝制、限縮言論自由輿論的隱憂浮上檯面。

台灣經濟研究院公布5月製造業景氣信號續為黃藍燈,代表景氣低迷,連續亮出第三個黃藍燈。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分析,從信號分數來看,5月信號值分數增加,主要來自大陸逐步解除封鎖及恢復正常生產,帶動需求面指標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