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歐盟自2018年5月正式執行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到2020年12月所公布的「數位服務法(DSA)」和「數位市場法(DMA)」等法案。從外界看來,這些都像是在對國外的大型企業進行管制及約束,實則是歐盟為了配合發展「數位單一市場」的規劃,對歐盟會員國境內的業者、現在與未來要進歐盟市場的跨國業者進行區分、定義,對不同規模的網路服務業者、平台服務業者進行「法遵」的要求,不再只要求業者「自律」,進一步要求業者們明確落實法遵制度。

CNBC報導,拜登宣示,將在2030年前至少將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少五成,減幅比美國之前在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倍增,並敦促其他國家也提高減排目標。

編按:去年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發展,供應鏈斷鏈、重要物資及原物料短缺、疫苗供需等問題,逐漸造成各國為國安需求重建區域經濟,利益權衡下,開發中與落後國家似乎已被排擠在全球化經濟復甦之外。《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世界經濟復甦速度遠快於預期,但無論在各國內部還是國與國之間,處於劣勢的國家和人群似乎都將遭受最緩慢的復甦。

美國主辦的全球氣候峰會登場,40國領袖應邀出席,拜登將提出10年內碳排減半目標,屆時,包括交通、發電及製造業將面臨大改革。

美國跨黨派參議員8日提出「戰略競爭法案」,反制中國在科技、軍事、人權、經濟及影響力作戰等領域作為,為美國國會近年最重大抗中法案。參院外委會21日將審查法案,料將順利通過。

編按:習近平應拜登邀請,以視訊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近期中美關係呈對立與競爭合作複雜局面,但氣候變化已是對人類生存發展造成嚴峻而緊迫的威脅,中美兩國加強合作,與其他各方一道共同努力應對氣候危機,全面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原則和規定,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做出貢獻。

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如果美國不能領導可再生能源革命,很難想象美國能夠贏得與中國的長期戰略競爭。

編按: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於昨(20)日舉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亞洲國家深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協力促進亞洲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和增長潛力的地區。並指出,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展現更多責任擔當。大陸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後下一步是推動RCEP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融合,籲美國合作代替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