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水危機 華裔專家王竹青提3解方

加州面對乾旱的嚴峻挑戰,如果旱情持續發展,未來將如何走出困境?南加州大都會水務局高級工程師王竹青認為,加大水務建設投資力度,重視水資源短缺危機,自覺節約生活用水,未來使用回收水和淡化海水將是應對水荒的途徑。

南加州是一個半乾旱地區,人口密度大,工農業發達,近2000萬人的生活和生產用水主要靠外地輸入,包括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東水西調工程,和北加州灣區三角洲(Bay-Delta)北水南調工程,其餘依靠抽取地下水和水庫水漕收集的雨水和地表水等。

因此,政府對防旱和抗旱有所準備,1990年代在南加州地區修建一批水庫和水槽,儲存備用水,特別是在2000年時耗資2億元建成的鑽石谷水庫,其儲備的水量可供南加州使用六個月,進一步保障南加供水安全。

王竹青指出,水務局有責任確保南加州居民始終擁有安全可靠的水源,儲備充裕的水資源應對乾旱,盡管今年旱情嚴重,目前還沒有限水。但從長遠來看,南加州仍然要投資興建水庫和水渠,希望選民投票支持興建水利的債券公投案,未雨綢繆。有了這些投資,水務局才可能繼續改進供水系統運營,確保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水量。

王竹青指出,節約用水應成為南加州人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過去30年,南加州生活用水消費量降低 40%。水務局通過改變用水行為來實現節約用水目標,包括更換節水型號的洗衣機、抽水馬桶和淋浴噴頭等,在庭院種植加州本地的耐旱性植物,代替耗水量大的植物和草皮,必要時限制草地澆水和沖洗車輛。大都會水務局提供回扣以幫助居民做出改變,有資格獲得折扣並且降低水費。

王竹青認為,利用再生水很有潛力,雖然再生水不能當作飲用水,但可以澆灌花草、沖洗路面、沖刷馬桶等。目前,有些新建的小城鎮鋪設兩套水管系統,一套是飲用水,另一套是再生水,各有各的用處。但目前大部分的生活廢水都未能利用,直接初排放掉。

最後,海水或鹽水淡化,是未來開發水資源的戰略目標。2002年,西灣水利局在海邊建造了當地第一個海水淡化工程,每天可處理3萬多加侖海水,作為工業用水,替代日益短缺的淡水。未來,海水或鹹水淡化,以及回收水的利用,比例會進一步提升。

相關新聞

在川普掀起的各式風暴中、在關稅戰的槍林彈雨下,歐洲最大經濟體、全球僅第三大經濟體、與美貿易連續33年存在順差的德國,居然幾乎沒有存在感。...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週三再次就結束烏克蘭三年戰爭的努力發生衝突,...
哈佛大學週一正式對美國川普政府提起訴訟,爭點圍繞聯邦補助與學術自主,先前,川普政府凍結哈佛大學22億美元(約台幣710億元)研究經費,...
中美關稅戰戰火延燒,除了衝擊全球經濟增長,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多家機構更提出警告,中國的通縮壓力恐將因此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