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外電報導,印度高級官員表示,如無來自富國的充足財政支援,以抵銷轉換至乾淨能源的高昂成本,則無法把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當作優先事項。
最新研究收集全球167個都市排放氣體的數據發現,造成氣候暖化的氣體排放量過半來自約25個大城市,且這些城市幾乎全數都在中國。
紐西蘭總理雅登12日表示,本周將緊急召開亞太經合會(APEC)的非正式視訊峰會,商討亞太地區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對策、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並且協調經濟因應措施。這將是APEC首度在正式會議前舉行緊急峰會。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政府可鼓勵國內許多投入節水與再生水的標竿企業,如:台積電、友達、中鋼及奇美等,讓欲投入再生水產業的廠商參考,一同建立台灣再生水產業。
台北捷運環狀線「最後一塊拼圖」東環段被視為內湖交通唯一解方,今天首度進入環評初審,全線地下化設10站,行經內湖、南港、信義、松山、中山、文山等重要精華區,環評委員擔心東環段通過北部人口密集處且貫穿基隆河下方,建議進入更嚴格的二階環評但遭北捷拒絕,委員決議補正再審,要求補充交通衝擊、空汙影響及工法安全分析。
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台電規劃要填海造陸興建我國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四接)引發爭議。雖然台電強調,填海造陸面積已縮減1/3,但地方居民及環保團體仍質疑,台電未詳細評估替代方案,執意要活埋海洋生態,替海送終。
歐盟計劃於14日公布名為「Fit for 55」的氣候計畫,內容涵蓋12項政策,範圍鎖定能源、工業、運輸與家庭等四大領域,希望在未來十年內大幅降低碳排量。
核能是否是乾淨、永續的能源呢?每個國家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是否算綠能更是存在分歧,不過至少對於不少歐洲議會成員(MEPs)來說,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