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過半碳排放量來自25城市 多在中國

最新研究收集全球167個都市排放氣體的數據發現,造成氣候暖化的氣體排放量過半來自約25個大城市,且這些城市幾乎全數都在中國。

根據發布於期刊Frontiers的研究結果,全球富裕城市的人均排放量,基本上仍高於發展中國家的都會城市。

研究比較53個國家、167個城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發現,包括上海、北京和邯鄲等23個中國城市,加上莫斯科和東京,竟佔總體排放量的52%。

中國、印度、美國和歐盟因為在全球排放量佔較高比重,加上在氣候變遷辯論當中舉足輕重,採樣的城市較多。

廣州市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者、研究共同作者陳紹晴表示,這些發現彰顯大城市在減少碳排放量上極度重要。

他表示:「這很簡單,邏輯就是如此。如果你不行動,最終就會受到(氣候變遷的)苦果。」

全球氣溫目前比前工業時代平均上升超過攝氏1度,且依舊呈現上升趨勢,即將突破巴黎協定(ParisAgreement)協議的最多上升攝氏1.5至2度目標。

不過,陳紹晴等多名科學家也警告,研究中的部分數據太過時,有些城市回報的資料甚至是早在2005年採樣。

科學家指出,城市回報的排放量數據缺乏一致性,讓比較數據難以進行。

2018年發布在「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Research Letters)的LAST BIG PUSH研究,採樣範圍要大得多,多達1萬3000個大、小都市。結果發現,合計佔全球11%人口的100個城市,要為18%碳足跡負責。

相關新聞

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再拉高,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透過社群平台宣布,自11月1日起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額外100%懲罰性關稅,以「回敬」...
根據《美聯社》發自加薩走廊的最新消息,在歷經2年血腥戰爭後,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已於13日向紅十字會(Red Cross)...
全球暖化比預期更快地跨過危險門檻,全球珊瑚礁目前正處於幾乎不可逆轉的死亡之中,這標誌著科學家週一所說的氣候驅動生態系統崩潰的第一個「臨界點...
選舉産生下一任日本首相的臨時國會的首相提名選舉的形勢變得混亂。日本公明黨決定退出執政聯盟後,出現了如果在野黨團結起來推舉候選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