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 一滴水當十滴來用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政府可鼓勵國內許多投入節水與再生水的標竿企業,如:台積電、友達、中鋼及奇美等,讓欲投入再生水產業的廠商參考,一同建立台灣再生水產業。

受極端氣候影響,台灣水情經歷旱澇的上沖下洗,5月之前面臨1947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西部地區進入減壓、減量、分區等不同程度供水;其後又有過度集中降雨造成低窪處淹水的災情。長期研究台灣水資源產業的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嚴肅指出,儘管現階段缺水危機暫時解除,但各界都已警覺,水是產業的命脈,必須防患未然,絕對不能「靠天吃飯」。

預防缺水 不能靠天吃飯

彭裕民表示,近年台灣多次面臨缺水境況,幸賴這幾年政府與企業合作,從限縮工業區用水著手,同步回收民生用水及下游溪水再利用,讓每滴水能盡量重複被使用,才得以度過每次缺水危機。

工業用水雖僅占台灣用水的9%,但對產業經濟影響層面甚鉅。以台灣半導體業來說,若無水可用停產一天,將損失約新台幣80億元。彭裕民說,極端氣候愈趨頻繁,必須為下一次可能的缺水危機預做準備,如同孫子兵法所云:「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此刻也正是台灣發展再生水產業的新契機。

國際上水再生利用已行之有年,美國、中國大陸、墨西哥、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西班牙、以色列等八個國家,再生水用量每天更超過100萬噸。

尤以位於沙漠地區的以色列,對水資源的管理聞名國際。以色列因氣候因素與地理位置,人均可用水量比是台灣的14分之一,因此民間、企業與政府合力處理缺水議題,並將水資源訂為國家發展與安全大事。此外,以色列堅實的科技力也應用於水資源上,不斷研發新的水科技並且產業化,光靠水技術輸出國外每年產值高達40億美元。

有何可以借鏡的「他山之石」呢?彭裕民舉例諸如:日本、新加坡、美國、以色列及中國大陸等國家,在推動水再生的法令規範與獎勵措施方面相當多元及彈性,政策上以制定高自來水價、高經濟誘因或規範產業使用再生水比例等法令施行,藉以建立再生水使用之誘因。他說:「反觀台灣卻因為水價便宜,沒有足夠誘因鼓勵業者投入廢水回收行列,造成再生水技術推廣不易。」

面對潛在缺水危機,近期政府預計針對用水大戶開徵耗水費,以提高用水成本方式促企業節水與投入廢水回收(又稱再生水處理),將一滴水當成十滴來用,對再生水產業或許是個好的開始。

循環利用 導入處理系統

彭裕民說明,政府可鼓勵國內許多防患於未然、已投入節水與再生水的標竿企業,例如:台積電、友達、中鋼及奇美等,給欲投入再生水產業的廠商參考,一同建立台灣再生水產業。

彭裕民進一步指出,台灣水資源珍貴,早在1985年工研院即投入工業廢水處理相關技術研發。並與許多企業合作,協助企業導入廢水處理系統,將水循環再利用。舉例來說,台灣首座民營再生水廠南科再生水廠,是由工研院評估規劃,中鼎公司承接施作,預估2023年將可供應南科台積電2萬噸再生水。

不只南科,奇美也與工研院合作在仁德廠區建置再生水系統「EDR水資源中心」;桃園北區的民生用水處理也是使用工研院技術,將民生用水回收給工業區使用。

導入再生水處理系統,就像是在企業內建立屬於自己的再生水庫,在遇上百年大旱之前,使用再生水對企業來說或許看不出差異,但當面臨缺水危機時,有再生水可用的企業就可以解缺水的燃眉之急。

氣候變遷危機迫在眉睫,淨零碳排、資源的循環使用已成各國政府與企業的共識,彭裕民強調,再生水不僅能在缺水時為企業解渴,更是環境永續的一環,企業必須即早部署再生水的投資,不單是防範於未然,更是為地球永續貢獻心力。

相關新聞

總統當選人 賴清德 即將在5月20日就職,新 內閣 人事先後陸續已公布5波,賴清德今天親自公布國安首長人事布局,率領準國防部長顧立雄、...
缺電危機引發社會關注,繼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 核能 不是人類公敵」, 國民黨 立委與學者專家昨天宣布,將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
當沖降稅的第二次延長將於年底到期,第三次延長的呼聲已起,甚至有單位鼓吹當沖降稅的「常態化」、永久釋出租稅優惠,從此沒有到期煩惱。...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