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農委會林務局29日舉辦記者會,多個機關單位共同簽署「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TBIA)合作協議,3年內將整合資料上線,盼資料量衝到亞洲第一。
包括富達、東方匯理等合計管理近30兆美元資產的220家基金公司,今天聯名要求德國漢莎航空等1600家旗下投資的全球汙染最嚴重企業,應「緊急」訂定以科學為依據的減排目標。
為了拯救環境,各國政府和國際大企業掀起零碳排趨勢,這股趨勢有多強烈?台灣綠能業者形容「這是現在進行式」,無數中小企業非常擔心,若未採用綠電將遭國際客戶「轉單」,紛紛開始布局能源轉型,顯示氣候變遷的連鎖效應,已襲向台灣業界。
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今天參加一場青年氣候峰會,痛批各國在過去的30年中毫無作為,還指控全球領袖用空泛承諾「淹沒」了未來世代。
全球暖化下極端氣候現象加劇、災難頻繁,三大洲近幾周來爆發破紀錄的熱浪、洪水、乾旱,生態系統面臨嚴重危機。於2015年12月12日的《巴黎協定》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準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以上1.5℃之內,確定明確目標,透過每5年檢視減排成績。
5年已匆匆過去,2021年8月10日聯合國IPCC報告考量的五種溫室氣體排放(包括臭氧、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自2015年7月上路後,環保署將修法並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今年8月30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裁示,修法草案應納入2050淨零排放目標。
立法院23日舉行常設委員會召委選舉,其中由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民進黨立委莊競程拿下社福衛環委員會召委。
就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態,北京將不會打造新的海外煤電項目、以作為對抗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部份努力後,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22日表示,他計劃在未來數週訪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