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公投倒數三天,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天邀請藝文界人士共同挺藻礁公投,電影導演侯孝賢透過影片質疑,是否要「為了五年、十年的眼前便利,毀滅掉7600年的藻礁?」作家朱天心說,公投其他三項都是可逆的,但只有藻礁生態被毀滅後就不可恢復。
2021玉山安永科技論壇12/16日舉辦,聚焦全球淨零挑戰。
全國四大公投案18日投票,能源議題引起關注。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受訪說,能源議題不應政治化,有人提到天然氣發電的污染比燃煤發電還嚴重,他認為這有一點反科學跟反智,他呼籲應該用天然氣取代燃煤來發電。
歐洲聯盟政策制定者今天公布氣候政策方案的第2部分,提案涉及減少使用天然氣、控制甲烷排放和改善建築物能源效率,盼藉此步上2050年前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正軌。
碳定價全球正夯,無論是通過稅收還是排放交易計劃,都能為投入減少碳排放的企業了解成本的管控,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由於碳定價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各界糾結於兩個關鍵問題:什麼樣的價格水平才能有效、對經濟成長和通膨有什麼影響。
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要求二○三○減碳四十五%、二○五○淨零碳排,並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補貼,除了二○五○淨零碳排的國際共識,也漸漸完善淨零路徑的中期目標。民進黨政府卻提出二○二七年以前,每年用電成長二點五%的浮誇用電需求,將導致減碳遙遙無期、難以擺脫依賴化石燃料老路。
1218投票日在即,藻礁公投推動聯盟說明,藻礁公投匯集最多公民連署,也是民間發起的第一個環境生態公投,今(15)日舉行「藻礁公投的永續願景」記者會,聯合全台22位保育人士共同發表「藻礁公投願景宣言」,呼籲國人以公投守護藻礁,並提出劃設「南桃園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要求。
隨著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登場,氣候變遷、淨零碳排、再生能源、ESG等衡量國家進步與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成為市場熱門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