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氣候金融 全球對抗暖化關鍵角色

隨著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登場,氣候變遷、淨零碳排、再生能源、ESG等衡量國家進步與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成為市場熱門關鍵字。

全球要在二○五○年達到淨零碳排放,將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是,各國到底需要多少資金,錢從那裡來?根據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表示,到二○五○年實現淨零排放,英國每年所需經費約在五百億英鎊以上,占國內生產總值(GDP) 的百分之一到二。德國要在四五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總投資金額約須六兆歐元,相當於每年平均投資二四○○億歐元,約占德國GDP的百分之七。

有關全球實現淨零碳排放成本,有許多不同的分析報告,從一百兆美元到一百五十兆美元不等,甚難精確估計。因為從現在到五○年間,發展的新技術可能會徹底改變。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最新估算,要實現「巴黎協議」中將氣溫升幅控制在一點五攝氏度以內目標,全球從現在起到五○年需要花費一百卅一兆美元。

目前全球遭新寇肺炎肆虐,衝擊各國經濟發展,已發展國家承諾每年提供一千億美元給脆弱國家的氣候資金一再跳票,顯示籌措氣候資金面臨挑戰。

由於邁向淨零碳排放涉及新技術研發,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因此初期各種研發,應由政府編列預算推動。其次已經具有商業發展潛力之技術及建設,則可由政府資金投入帶動民間投資,創造政府資金的槓桿效益。

前述政府部門所需之資金,可以藉由碳定價(Carbon Pricing),包括徵收碳稅及排放交易兩種方式,使減碳政策具有彈性,政府既可籌措資金,企業減碳成本亦可降低。

最後應對氣候暖化非常需要金融資源和合理的投資,全球金融業聯盟在COP26上已承諾將在決策過程中,要把碳排放納入主要考量。使得未來氣候融資管道增加,包括銀行貸款、風險投資、私募、共同基金、捐贈基金、購買股票或債券等,這些管道可以引導資金流向既有助於碳減排,又可盈利的投資項目。

此種承諾雖然是自願性,但更加具體和具有變革性,可以為低碳能源生產商提供廉價而充足的融資,並使化石燃料生產商籌集現金付出更高的成本,氣候金融(Climate Finance)將在全球對抗暖化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我國金管會於今年十一月發布「本國銀行氣候風險財務揭露指引」,國內銀行業者應自二三年起揭露氣候相關風險財務資訊,顯示金融單位已經關心到氣候危機。建議金管會宜盡速參考國際金融組織已經具有高度共識的規範,加速訂定永續分類標準,提供國內金融業投資低碳技術產業參考,引入民間資金,加速我國邁向二○五○淨零碳排放的動力。

相關新聞

經歷幾番波折, 美中 兩國代表在瑞士進行兩天協商後,終於達成初步協議,並發表了聯合聲明。原來美國對大陸進口商品課徵的 關稅 已達一四五%,...
主計總處12日公布3月薪資統計指出,今年首季未達平均月薪的人數占總受僱人數69.77%,再創新高,也就是有近7成上班族領不到平均月薪,...
走進捷運車廂、咖啡館,或滑開社群媒體,不難察覺一種瀰漫在年輕人間的情緒:安靜、內斂,透著疲憊與茫然。他們不是沒有夢想,...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