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政府為了「淨零」所擬的達標工作和目標仍有75%的不足,有賴未來新科技來助成,亟需參考國際上的規劃加以修正。

地球公民基金會今天舉辦記者會,呼籲經濟部3月20日對未登記農地違章工廠斷水斷電,勿再放寬標準。

因應全球氣候風險,多國政府已陸續展開相關立法,台灣方面,各主管因應「碳」管理議題,已經從多管道下手,修定相關政策法規,將會大幅影響國內產業的未來。

一項針對近1,000名商界、政府和學術領袖的調查發現,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成員中僅有十分之一預計未來三年全球復甦會加速,僅有六分之一對世界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

行政院政務委員、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去年承諾2050淨零排放路徑將於今年初公布。

綠色通膨來襲

原本以為只有廢核的台灣會出現「綠色通膨」,但從現在的情勢發展來看,綠色通膨可能會成為全球性問題,但台灣會更為嚴重。

過去兩年因為氣候變遷、新冠疫情以及中美對抗的三大因素影響,使得全球企業都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與挑戰。

公投落幕,包括三接不需遷移、核四不重啟等結果,都奠定台灣未來以天然氣、綠能為發電主力的路徑;不過,半導體大廠等擴廠導致用電攀升,外界擔憂未來供電有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