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企業的三大要務

過去兩年因為氣候變遷、新冠疫情以及中美對抗的三大因素影響,使得全球企業都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與挑戰。

展望新的一年,這些挑戰將變本加厲,企業要面對這些挑戰,除了原本就該做好的基本工外,最應積極優先布局的要務有三:風險管理、節能減碳、數位轉型。

氣候變遷、疫情以及中美對抗帶來的風險不言而喻。因為氣候變遷,台灣極可能面臨愈來愈嚴峻的水災或旱災;就疫情趨勢來看,今年要回復新冠疫情前的正常生活,看來機會不大,甚至可能再提高防疫層級;至於中美對抗,基本形勢已定,兩強對峙的緊張程度甚至可能加劇。這些外在大環境因素對企業經營,如營運模式、供應鏈、人力需求等方面,究竟會帶來什麼風險?每家企業因為產業、規模以及基本條件的差異,其可能面臨的風險以及承受風險的能力並不相同,然而,所有的企業都要增加風險意識,應重新檢視並修正既有的風險管理機制,以免風險來臨時會措手不及。

剛落幕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清楚地指明,全球各地都必須積極地減少化石燃料,全力減碳。我國政府承諾將在二○五○年達成淨零碳排,並將在近期發布路徑圖。驅動減碳的最大力量是來自歐盟的碳稅徵收,以及目前如火如荼在推動的ESG。歐盟決定二○二三年開始實施碳關稅,並逐步擴大徵收範圍,台灣勢必要開始實施徵收碳稅或碳交易機制。國際大公司也陸續加入淨零行列,如美國蘋果公司已經要求其供應鏈和產品,要在二○三○年前達成碳中和。這些要求除了大幅提高台製產品的成本外,還涉及艱難的綠能供給、供應鏈調整等工作。

此外,氣候變遷以及能源政策所引發的缺水缺電問題,更將帶給台灣企業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眾多的台灣中小企業似乎並沒有意識到節能減碳對經營所帶來的挑戰有多巨大。所有的企業都應該嚴肅地評估碳稅開徵、水電供應不穩的可能影響,積極努力地節約水電與減碳。

數位轉型談了多年,注重成本的台灣企業投資多少在此呢?疫情迫使許多企業增強了數位能力,但企業如要真正做好風險管理、節能減碳,必須大幅強化數位能力。唯有透過數位轉型,善用分析工具來掌握與分析相關數據資料,才能做好風險監控、供應鏈監控、節能減碳等工作。

對於大企業來說,只要願意投入足夠的決心、人力與財力,這三大要務雖然困難,但應該可以達成目標,但是,多數的中小企業並沒有這樣的實力。有些企業會期待政府能積極協助,然而這些工作都需要巨大的投資,很難期待政府有足夠的能量來協助,透過策略聯盟積極合作自助,才是最可行的方向。

葉匡時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臺灣政治人物及管理學家
現為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實聯精密化學副董事長。
經歷:曾任交通部部長及高雄市副市長、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長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亞太公私合夥建設發展協會理事長。

相關專欄

ESG是許多人都能朗朗上口的時髦名詞。E是指生態環境(Environment)的維護;S代表社會性(Social),包括對社區、員工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