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世界各國多開始管制溫室氣體排放,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中國稅務資深執行副總經理陳文孝表示,全球許多大型企業要求旗下供應鏈加入碳排放考量。為強化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和競爭力,建議企業可先將短期目標放在降低歐盟邊境碳稅對台灣出口產品的影響,而中長期目標則著重於發展架構完整的低碳產業鏈。在建立碳交易機制方面,可參考中國大陸的發展經驗。
聯合國旗下的世界氣象組織調查1970至2019年發生過的災難,是有史以來針對極端水文與氣象造成死亡與經濟損失的最全面性調查。
農委會甫預告修正的「農業發展條例施行細則」第二條之一,將由過去函釋改以明文入法,規定回填土不可為廢棄物或其他不適合種植農作物之物質,以免污染農地與地下水。
行政院昨裁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應明確納入2050淨零排放目標,環團多半表示肯定,但行政院現在只喊目標,尚未提出更明確的減碳政策工具及完整構想,應該立即送出院版草案以供檢視,且除了2050以外,也要同步修正2035、2040等中短期減碳目標。
近年來,氣候變遷成為全球各地頻傳重大天災的緣由,相關損失的嚴重程度和影響時間的不確定性,亦成各國經濟與金融風險的來源。
環保署表示,將明確把二○五○淨零排放寫入氣候變遷因應法中,近期草案就會出爐,努力趕在九月前預告。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預告,將在今年9月25日發起青年抗暖大遊行,針對政府各部門,提出7大訴求,並透過記者會來號召社會各界共同響應。
聯合國稱非洲東岸的島國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正面臨「飢荒」困境,當地饑荒現象還是由氣候變遷所引起!馬達加斯加部分地區已經連續4年沒有下雨,導致旱災重創當地、農作物歉收,許多家庭不得不尋找昆蟲或仙人掌來溫飽度日,情況相當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