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排放擬入法 環團:應提明確構想及中短期規畫

行政院昨裁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應明確納入2050淨零排放目標,環團多半表示肯定,但行政院現在只喊目標,尚未提出更明確的減碳政策工具及完整構想,應該立即送出院版草案以供檢視,且除了2050以外,也要同步修正2035、2040等中短期減碳目標。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表示,行政院願意明確宣示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應該給予肯定,去年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草案提出後,行政院都未完整檢視每個條文對應到的民間訴求為何,現在等於「亮了綠燈」。但未來層級規畫及減碳政策工具,行政院仍未提出完整構想,代表淨零排放路徑仍不夠完整,最終要把院版草案送出來,才能確認政府減碳決心。

趙家緯指出,立法院不分黨派已經提出六、七個氣候法草案,九月會期開始前,行政院應送出院版草案,並在今年11月COP(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前排審,要在COP前完全通過草案不容易,但至少優先通過減量目標,作為向國際宣示的重要訊號,其他政策工具修法也不能拖到下個會期,否則無法銜接上整體法規工具應該推進的時程。

碳定價始終沒有提出費率及收費機制,行政院昨也僅要求經濟部、環保署加強業者溝通。趙家緯說,政府不應只聽業者說法,須思考怎麼做才能真正驅動減碳投資,歐盟將推動碳關稅,美國、日本也會跟進,此趨勢勢在必行,很多業者都已軟化,行政院應思考碳費要收多少及後續如何應用,才能達到更好的減碳效果。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示,行政院願意將淨零排放目標入法,整體來說是好的方向,不過全球已經有10多個國家已經入法,台灣現在才說要入法,「坦白說有點錯過」,但先後順序不要緊,最重要是能否做到,既然政府將正式研議2050淨零碳排,就要思考如何一步步達成,包括2035、2040等短期及中期目標都要盡速提出。

蔡中岳說,今年工總白皮書時也希望納入碳定價制度,很顯然這是全世界趨勢,已經「不可逆」,國內要有制度才可以跟上國際腳步,尤其台灣九成貿易靠出口,勢必得處理碳關稅。但碳定價制度除了要討論費率,還要思考跟誰課徵,以及費率要一步到位或是循序漸進,但碳定價最大目標不是收錢,而是如何訂定才能讓整體碳排減少,要達到「有感減量」,這段期間也許會有陣痛期,但趁著目前的全球減碳趨勢,政府應該認真面對。

相關新聞

AI正掀起新聞革命。愈來愈多媒體使用AI,當作「乾坤日月刀」般多功能的奇門兵器。
行政院會20日拍板院版「 財政收支劃分法 」修正草案。根據財政部簡報,院版 財劃法 中,中央對挹注地方上看1兆2002億元,再創新高;...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19日下午舉行「以行動顧台灣—主席高峰會談」,定調 藍白合 作。鄭麗文宣示,藍加白無疑是台灣主流最新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