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極端氣候災害頻傳,各國政府意識到,人類再不採取行動,情況只會更嚴重,《 京都議定書 》、《 巴黎協定 》等宣告因此陸續出爐,以減少溫室氣體、對抗氣候變遷,讓人類社會得以永續發展。
環保署環管處副處長黃偉鳴表示,碳交易訂價在國際上分 碳排放 交易和收碳稅兩類,各國依不同情況實施,如日本實施的是徵收全球 暖化 對策稅,是碳稅的一種。
「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指出,政府雖已提出淨零目標,但離岸風電和太陽能投資,都需要大量民間資金,現在已經出現很大資金缺口,畢竟全世界都在搶奪綠色資金,「所以在綠色金融這塊,政府應該更開放,更加獎勵金融業來做」。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 )在埃及夏姆錫克登場,太平洋島國領袖們提到自己的家園受氣候變遷影響劇烈,敦促大國將承諾化為行動。
會展之呈現不應只有光輝亮麗外表,更在乎紮實的反省與進化。
為增加國內高科技產業用地,行政院今(2022)年初核定「南部科學園區屏東園區」計畫(簡稱南科屏東園區),上週五(4日)進行環評初審。
經濟部原規劃「耗水費徵收辦法」今年7月上路,但因故尚未公告實施。
第27屆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27 )正於埃及夏姆錫克召開,今年在戰爭、能源危機、通膨與極端氣候多重因素下,索馬利亞、海地及巴西等多國出現飢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