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美國副國務卿薛曼廿五日抵達天津,廿六日與中國大陸外交部副部長謝鋒會談,並會見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這是華府與北京時隔數月第一場高層面對面接觸。美國官員廿四日表示,薛曼將在會談時告訴中方,華府樂見競爭但講求公平,而且美中需要防護措施,確保彼此的競爭關係不會轉變成衝突。

《路透社》23日引述企業、經濟學與航運學家觀點,指出以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德國與中國大陸爆發的自然天災,以及針對南非主要港口的網路攻擊,這些事件正推動全球供應鏈走向崩潰,威脅著原物料、零件與消費品的流動。

隨著物價上漲、新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變種擴散,美國經濟風險更增,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預料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協助企業與勞工熬過疫情。

編者按: 數位時代來臨,全球對於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台灣雖有台積電、聯發科等珠玉在前,但近年來教改亂象頻傳,到底我們的下一代,在全球化浪潮下是否能把握先機?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23日便針對此事罕見投書媒體,憂心本土科技人才荒開始出現,呼籲高中教育乃至於大學入學考試制度,應更重視數理教育基礎的奠定。

疫情降溫,行政院近日展開產業振興方案規畫,外傳今年發放的振興券不會低於去年的「三倍券」效益,且初步構想是紙本與數位振興券雙軌並行。對於26號起開始下降二級警戒,卻不解封,內需產業困境並未解決,全國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呼籲,政府應及早規畫,至少每人發放5000元消費券,最好9月1日就能上路。

疫情衝擊全球航運業,「海員拋棄」情況急速惡化。據統計,去年海員拋棄件數成長將近一倍,台灣也成丟包冤大頭,去年共發生五起海員拋棄,為亞洲頻繁度最高。由於多是非登記我國國籍的權宜船,台灣於法難以介入保障船員權益。

編者按: 指揮中心23號宣布26日起降為二級警戒,但雙北還是維持餐廳無法內用的政策。疫情雖較先前緩和,但民生產業已亮紅燈,逐漸走高的失業率,已創下10年新高,但經濟成長率預期卻超過5%,如此弔詭的數字,顯示台灣內需服務業就業人口受創慘重,多數基層勞工生活苦不堪言。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雖然將三級警戒降至二級,但政府更應放寬限制,以提升就業,解決人民困境。

歐洲不滿各種防疫限制措施,如推行疫苗通行證,以及政府強制醫護等工作人員施打疫苗,法國、義大利和希臘等多國境內都在週末爆發示威遊行,抗議防疫限制影響了人民的自由,並與警方爆發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