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中央銀行揭露去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政府財政赤字新台幣7,833億元續創新高,寫近10年新高。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承認,她去年對通脹上升構成的威脅的看法是「錯誤的」,同時堅稱拜登政府已迅速將注意力集中在控制不斷飆升的物價上。

貨膨脹不斷加劇,大傷人民荷包之際,美國總統拜登投書「華爾街日報」,稱解決通膨是首要經濟任務,並提出3部分計畫,包括採取實際措施,確保家庭可負擔支出等,以應對當前經濟挑戰。

新冠疫情一波接一波,政府基層人員勞於奔命已快三年的時間,雖這一切終將過去,但在世界慢慢走向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時期,我們又該如何檢討與反省?一起看看馬英九前幕僚,同時也是公衛專家的葉金川,有怎樣的觀點。

編按:民進黨立委以人數優勢,強行三讀通過國務機要費除罪化,外界質疑為扁案解套。2006年「台灣紅」負責人李慧芬舉報,陳水扁與吳淑珍核銷國務機要費案,經當時高檢署查黑中心偵辦,法院定讞判刑,還引爆紅衫軍倒扁事件。如今,將國務機要費除罪化,這就是民進黨政府力推的轉型正義?

全球歷經兩年的新冠疫情後,才剛慢慢進入「與病毒共存」時代,沒想到現在又爆發猴痘,讓世界一直處在緊張的情緒之中。積極投入環境保育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近期就表示,人類可能在未來面臨新的全球大流行疾病,起因恐為人造病毒,或是氣候變遷相關後果導致。

《金融時報》專訪美國前國務卿、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季辛吉。他認為,全球地緣政治形勢將在烏克蘭戰爭結束後發生重大變化,我們正處在完全嶄新的時代。季辛吉回答記者提問摘編如下:

編按:《日經》分析報導,拜登日前宣布啟動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美國把這個框架看作抗衡中國的框架,但亞洲有些國家對中國貿易依賴,若只加深與美國的經濟關係,與對中國態度勢必產生分歧。且新框架欠缺關稅下調基礎且不明確,IPEF經濟合作前景仍存在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