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新竹以南水情吃緊,經濟部官員今(20)日表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的產業每天用水量約45.3萬噸,既有水源可穩定供應,經濟部也和園區公會、半導體公會成立平台,定期開會,以了解廠商用水需求並協助解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20至23日訪俄,克里姆林宮表示,習近平20日下午單獨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丁,共進「非正式晚餐」,21日正式會談,會後發表聲明,雙方將簽署兩份重要聯合文件。
前總統 馬英九 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大陸祭祖,並率青年學子與大陸學生交流。這是自1949年兩岸分治74年以來,首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
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本月在立法院會上質疑美國國務院「台灣學人計畫」,被行政院長陳建仁反問「疑美論」。前副總統呂秀蓮19日出席活動時對此表示,若美國立場與我國國家利益相左,本應向美表達意見,這並非疑美論,而是主權平等。
新竹以南地區民眾要注意了!水情比想像中嚴峻。
國際燃料成本大幅上漲,全球各國已陸續調整用電價格。2021年至2022年間,國際電價漲幅介於26%至73%之間。根據日前公布的最新電價調漲方案,本次電價調整平均漲幅為11%,仍低於國際平均漲幅。
無畏金融市場動盪,歐洲央行周四(16日)召開決策會議後,決定一如預期將基準存款利率調高2碼到3%。
近期政府公共支出面,挾國會多數,頻頻透過「特別條例」通過「特別預算」匡列多年預算,顯係違反預算法及財政紀律法,匡正特別預算,健全財政紀律,刻不容緩。 行政院擬提「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三年3,800億元,匡列三大主軸十大面向,均非屬緊急危難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