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按: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躍上6.2%,是近31年來最高,Fed官員宣稱,政策有滯後性,不該對通膨反應過度;葉倫也表示,控制疫情是緩解美國通膨的關鍵,估通膨明下半年開始趨緩。對此引發桑默斯、克魯曼辯論。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國內外通膨升溫,關鍵物件全球短缺和供應鏈一片混亂,更導致美國出現缺工、成本增加和物價上漲等現象,美國正受到30年來最大通膨影響,恐加速Fed升息 美元、黃金雙漲;英國通膨指數料11月恐再上升;日本、中國也不可避免,短期通膨影響全球,是否將造成長期性衝擊,有待觀察。

據《經濟學人》報導,一個令人不安的前景,中國進入習近平黨控制經濟的新時代,意味著國家資本家擔心違反意識形態指令可能會降低投資回報並扼殺企業活力,如今在中國做生意,對如何不與黨發生衝突的指導可能被證明是不可能的。

編按:六中閉幕,拍板第三次歷史決議,正式進入習時代,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通過第三次「歷史決議」,針對台灣部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

據《日經》報導,日本半導體産業具有隨著作為最終需求方的家電企業,如汽車、電子、IT相關已分散到全球。結合需求方的動向開發産品、在新市場掌握主導權,將成為日本半導體産業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獲勝的條件。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包括英特爾在內等多間知名美國企業與華爾街創投公司,正加大注資中國半導體企業,形同幫助北京奪取晶片產業的主導地位。

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主辦國英國日前發表一份草案,旨在要求全球政府明年底前進一步調降溫室氣體排放標準,期盼官方最新的減碳目標更接近科學家期待、能避免全球暖化引起災難性衝擊的程度。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後)11日出席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舉辦的電力電子研討會暨電力學門成果發表會,發表「能源轉型,經濟新動能」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