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變種病毒株燒向世界,據報道,在廣州流行的新冠病毒是Delta變種毒株,該毒株最初發現於印度。當局稱,該病毒「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病毒載量高」。Delta變種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期對新冠病毒B1.617.2變種毒株確定的命名,這一病毒分支首次在印度報告,目前也在英國等地迅速蔓延。
綜合媒體報導,全球開發中國家在抗疫的同時,還要面臨國內、外通膨升高的威脅。由於以美國為首的主要經濟體通膨升高,使投資人預期利率將上升,推高公債殖利率,使開發中國家發債時需付出更高的成本,經濟復甦益發困難。
編按:日前美央行官員們在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之際,討論如何以最佳地促進低速且穩定的物價上漲的共識已經瓦解。前FED主席、現任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表示,總統拜登應該繼續推動他的4兆美元支出計畫,即使這套計畫可能引發通膨並延續至明年,也可能引發升息。
在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的推動下,G7財長5日達成共識,全球最低企業稅率應定為15%,或將為各國帶來巨額財政收入;拜登政府就有意將當中相當部分收入,用於其提出的巨額基礎建設項目上。
據《工商時報》社論籲,建構更公平合理的全球運作機制,把確保疫苗能夠公平分配,和設立全球最低企業稅制這兩個不同領域的議題兜在一起,乍看之下似乎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它所牽涉的,乃是整體公平性和既得利益之間的競合課題。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打算今夏發行疫苗接種證明給已接種新冠疫苗的國人,以便他們出國旅遊,期盼提振商務旅行和其他經濟活動。
在談判陷入僵局多年之後,歐盟各國政府和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議員通過一項關於所謂大型企業逐國稅務報告的協議,就強制大型跨國公司公開披露在歐盟的利潤入帳和納稅地點的規則達成一致,這是歐洲打擊企業避稅行動的一部分。 針對的是在歐盟單一市場及位列歐盟避稅港黑名單上的非歐盟司法管轄區營運的企業。
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達成共識,將支持美國提出之至少為15%的全球最低公司稅率,谷歌、亞馬遜和臉書等業務遍及全球的科技巨頭料將首當其衝,其後續影響值得關注。此外,諸如愛爾蘭等以低稅負吸引跨國企業投資的「避稅天堂」是否支持這個由全球最富裕的幾個國家達成的協議,亦最終或將成為讓全球合作破局的障礙,也將是關注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