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獲與封存技術是東南亞對抗氣候變遷支柱

      外電引述專家指出,如果東南亞國家想達到碳排減少目標,必須使用碳捕獲與封存的新技術。

據國際能源署(IEA)6月發布的報告,東南亞需要加速其對碳捕捉技術的集體投資,不然《巴黎氣候協定》的溫度目標恐無法達成,為此該區域預料得在2025-30年間每年平均做出10億美元相關投資。

這意味著透過發展,拉動碳捕捉技術從現在的零成果,達到2050年能夠捕捉多達約2億噸的碳。

據IEA所發布的《2050年淨零路線圖》(Net Zero by 2050 Roadmap),超過10%的累積排放減少將須透過碳捕捉、利用與儲存(CCUS)技術實現。目前大部分碳捕獲技術尚未實驗,也還沒商用化,且非常昂貴。全球現在僅21個相關項目在運作,東南亞區域掛零。但該區域的東帝汶、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印尼正在展開某種形式開發。今年澳洲唯一相關項目因沙塵堵塞而受到負面影響。

不過,氣候危機的陰影,以及區域電力需求的上升,已加重嘗試與推出碳捕捉的緊急性,即便前景挑戰重重。產業諮詢集團Wood Mackenzie亞太區市場與轉型主管Prakash Sharma表示:「因為市面缺乏能高效、便宜減少氣候挑戰的選項,世界只能追求CCUS技術。…無疑地相關動能正在建立,雖然目前項目大都集中在美國與歐洲,但相關活動在東南亞、澳洲與中國加速。」

東南亞大都仍仰賴石化燃料發電,且多家發電廠還能運行數年。同時當地多個國家的再生能源發展遲緩。

相關新聞

微軟將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人工智慧(AI)大廠G42,投資15億美元。據悉美國官員先前與G42展開幕後磋商。路透 微軟...
擬對中國鋼、鋁產品加徵關稅至25%,並啟動對中國造船業的調查。  美國總統拜登備戰大選拚連任之際,美中貿易戰再掀波瀾。外媒報導,...
優市場預期;經濟恢復消費不及生產,需進一步關注中小企業發展  大陸統計局16日公布今年第一季GDP年增5.3%,較上季加快0.1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小幅上調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原因是美國和一些新興市場表現強勁,不過同時也警告,在持續通膨和地緣政治風險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