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美國國務院21日公布最新投資環境報告,指台灣在半導體、5G等領域具備先進研發能力,是區域高科技供應鏈中心,且台灣政府一直積極與外國投資人建立夥伴關係,以促進具有韌性的生產網絡。

失業率創新高,勞動部表示,為協助失業勞工緩解經濟壓力,除特別加碼2萬個「安心即時上工計畫」職缺,也投入安穩僱用計畫、缺工就業獎勵資源。

歐盟上周公佈「碳邊境調整機制」,預計2026年起正式對出口至歐盟的高碳排產品課徵關稅。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蔡其昌、蘇巧慧及林楚茵邀請專家學者開記者會,強調美、日皆表達將跟進碳關稅制度,所帶來的全球效應恐影響各國產業鏈,因此提出速修「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行動法」、完備台灣碳定價、各部會啟動淨零路徑等主張,重申台灣政府應積極面對,提出具體方案助產業低碳轉型。

氣候變遷及如何因應,不僅已受全球矚目,金融業由於位於企業發展所需的融資、投資供應最為重要的樞紐,因此所扮演的角色也受到高度期許,《工商時報》特邀專家討論,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天不做 明天就後悔。

2021年亞洲生技大會 (BIO Asia-Taiwan 2021) 21日以線上盛大開幕,諾貝爾獎得主Michael Houghton、生醫愛迪生/Moderna共同創辦人Robert Langer等重磅大咖同台演講,各與會來賓重點談話如下:

東吳大學暨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撰文指出,如何兼顧防疫與經濟,關鍵還是在於疫苗的覆蓋率與國人會否遵守某些自主管理措施上。期待政府與國人在這兩方面持續努力。

編者按: 疫苗施打是解決疫情最好的解藥,在台灣疫苗數尚且不足的情形下,面對愈來愈凶猛的新冠肺炎變種病毒,學習其他國家採取混打疫苗或許是不得不的因應措施。目前台灣並未開放混打,但專家直指,國外開放混打是「拚民眾接種率,不是拚不怕死」,國內應盡早訂定相關規範,避免民眾缺乏專業知識下,做出錯誤選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與美國莫德納公司簽署兩年共35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的供應合約,將於2022年及2023年分批供應基礎劑型疫苗與次世代追加劑型疫苗,並同時加購100萬劑疫苗,於今年第四季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