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歐盟碳關稅 綠委籲溫管法修成「氣候變遷行動法」

歐盟上周公佈「碳邊境調整機制」,預計2026年起正式對出口至歐盟的高碳排產品課徵關稅。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蔡其昌、蘇巧慧及林楚茵邀請專家學者開記者會,強調美、日皆表達將跟進碳關稅制度,所帶來的全球效應恐影響各國產業鏈,因此提出速修「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行動法」、完備台灣碳定價、各部會啟動淨零路徑等主張,重申台灣政府應積極面對,提出具體方案助產業低碳轉型。

洪申翰等人因應歐盟碳關稅的四項主張分別是,第一、儘速將「溫管法」大修成「氣候變遷行動法」,達成國際淨零路徑,第二、完備台灣碳定價法規並儘速執行,以接軌歐盟及國際碳關稅,第三、提出具體方案協助產業低碳轉型,研議台灣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第四、淨零路徑納入各部會政策規畫,財經部門別再當路人。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指出,「歐盟一旦開徵碳關稅,意味著全球碳定價時代來臨,以後企業排碳要付錢。」企業必須進行碳管理,檢視碳排放熱點,分析該從前端研發、產品設計、產品製造或供應鏈等階段降低碳排放。

台灣環境規畫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表示,臺灣應儘速採取2023年施行碳費,建立產業碳管理能力,並於2026年時施行能源稅,以可比肩國際碳價水準之稅率,避免碳關稅。

洪申翰表示,台灣要邁向淨零,溫管法全面翻修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去年底二十位跨黨派立委聯合提出的「氣候變遷行動法」草案就包含碳費制定的內容,這也是因應歐盟碳關稅的必要制度。

蔡其昌表示,政府絕對要扛起氣候行動的最大責任,目前立法院已經有七個由立法委員所提溫管法修正案版本,行政院要加緊腳步提出版本,一起努力在本會期完成審議,立即進行台灣氣候行動。

蘇巧慧指出,環保署去年七月與英國在台辦事處合作委託英國智庫所做的報告,也建議台灣碳費應該從每噸300元台幣的費率開始,未來逐步調升。

林楚茵表示,歐盟對於碳關稅議題只會更加強硬,並喊話「你終究是要繳碳關稅的,何不先繳給自己人?」建議政府可採取碳費先行、接軌碳稅的方式,讓台灣企業先適應碳費成本,利用政府經費逐步減碳,日後才能接軌歐盟。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