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長投書義媒:盼達成淨零碳排目標

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將舉行,環境保護 署長張子敬投書義大利媒體「蟻報」,說明政府正積極推動各項環保綠能政策,期盼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蟻報(Formiche.net)24日以標題「我們的淨零未來」(Il nostro futuro a emissioni zero)全文刊登張子敬投書,表示台灣呼應聯合國對節能減碳的呼籲,要求各國落實「巴黎協定」且採取更有效的措施。

投書表示,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全球各地皆出現許多極端天氣現象,例如台灣經歷了50年來最大的乾旱,之後又遭逢暴雨,顯示氣候變遷是國際社會應共同面對的問題,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蔡英文總統今年4月22日宣誓台灣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

投書說,行政院長蘇貞昌將淨零排放目標納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案,顯示執行政策的決心,除透過引入「碳定價」(carbon pricing)等機制減少碳排量,並鼓勵私人企業投資研發綠能。

投書表示,行政院已成立淨零排放工作小組,以「去碳能源」、「產業及能源效率」、「綠運輸及運具電氣化」與「負碳技術」四大工作圈進行跨部會技術評估,並向中央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尋求專業意見,設定在2030、2040、2050年分別達成短、中、長期目標。

環保署則針對綠能運輸、淨零排放建築等關鍵議題展開社會對話,盼藉由跨領域參與,找到最適合台灣產業經濟模式的綠能發展途徑。

張子敬在文中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凸顯台灣產業是全球可靠的好夥伴,台灣將與世界各國一起積極追求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他表示,由8家資訊及通訊科技(ICT)公司組成的「台灣氣候聯盟」設定目標,在2050年前可做到生產過程中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並將帶領供應鏈中其他生產商共同實現此一目標。由傳統製造業、科技業、金融業和服務業組成的「台灣淨零行動聯盟」力求在2030年達到辦公室零排放,2050年實現製造場域淨零碳排。政府提供的綠色融資及綠色債券等金融機制,促成產業界積極投入減碳研究的良性循環。

投書最後表示,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但台灣會一直努力成為國際模範公民,積極與所有國家合作,為後代子孫爭取零碳排的美好未來,以實現世代之間的正義。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