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I回落 餐飲營造最慘

疫情衝擊下,市場已處於原物料價格高漲導致的輸入性通膨,消費者親身體驗物價大漲,加上打炒房、缺工缺料等綜合問題,對相關產業相對不利,業者對於未來景氣看法正快速轉變,其中住宿餐飲、營造暨不動產兩大產業更出現跳水式下跌。

4月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微跌0.7至55.1,且受本土疫情擴大影響,八大產業看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大跌10.2至45.7,業者對景氣看法正快速轉變為「謹慎」、「保守」,中斷連續九個月的擴張(指數高於50) 轉為緊縮,其中住宿餐飲、營造暨不動產兩大產業更出現跳水式下跌。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張傳章表示,3月以來市場已處於原物料價格高漲導致的輸入性通膨,消費者親身體驗物價大漲,4月間Omicron病毒擴散造成本土疫情快速上升,政府防疫措施即使沒有三級警戒,民眾天天看到確診個案飆升,自我防禦提高、消費意願大減,以住宿餐飲業的4月「未完成訂單」來看,指數從3月的50大跌到4月的5.6,勞動節、母親節出遊聚餐的訂單只剩二、三成。

確診爆增使得民眾非常擔憂疫情,非製造業者也反映,近期購料成本大增,難以再用折扣戰吸引買家。中經院NMI當中的採購價格(營業成本)指數已連續17個月維持在60以上的上升速度,4月指數再攀升2.5個百分點至76.1,再創2014年8月創編以來最快上升速度。

營造暨不動產業部分,張傳章表示,本土疫情擴散以來,民眾自發性減少看屋,加上升息、打炒房、缺工缺料等原有問題,綜合來看對該產業相對不利。營造暨不動產業的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4月降到39.7,是2021年6月以來首度緊縮,較3月的56.7更大幅下跌17點。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採購與供應研究中心執行長賴樹鑫表示,根據去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的經驗,新冠疫情衝擊民生消費非常大,NMI涵蓋的八大產業占國內經濟活動高達45%,亦是今年經濟成長動能的主要來源。

NMI涵蓋的八大產業中,4月有教育暨專業科學業、零售業、資訊暨通訊傳播業等三大產業呈現擴張,且是4月景氣擴張最快的三大產業,調查單位認為,這可視為疫情擴散的受益產業,各級學生改為線上上課,ICT業者提供服務機會增加,加上民眾搶購民生物資備用,都帶給產業短期的熱絡。

相關新聞

【水水台灣】 立法院三讀通過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 為了衝刺太陽光電、地熱等再生能源設置,...
自 2022 年 11 月推出以來, ChatGPT—— 一款使用人工智能根據用戶的需求回答問題或生成文本甚至代碼的聊天機器人,...
「國民教育法」施行四十四年以來,最大幅度的修正案昨在立法院三讀通過,重點包括校務會議將邀請學生代表列席會議。教育部預期修正案可提升一八○...
「大家回想自己學生時期,上課是否都不想被老師點到? 這時候會怎麼做呢?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就是奮筆疾書,開始低頭裝忙,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