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I回落 餐飲營造最慘

疫情衝擊下,市場已處於原物料價格高漲導致的輸入性通膨,消費者親身體驗物價大漲,加上打炒房、缺工缺料等綜合問題,對相關產業相對不利,業者對於未來景氣看法正快速轉變,其中住宿餐飲、營造暨不動產兩大產業更出現跳水式下跌。

4月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微跌0.7至55.1,且受本土疫情擴大影響,八大產業看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大跌10.2至45.7,業者對景氣看法正快速轉變為「謹慎」、「保守」,中斷連續九個月的擴張(指數高於50) 轉為緊縮,其中住宿餐飲、營造暨不動產兩大產業更出現跳水式下跌。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張傳章表示,3月以來市場已處於原物料價格高漲導致的輸入性通膨,消費者親身體驗物價大漲,4月間Omicron病毒擴散造成本土疫情快速上升,政府防疫措施即使沒有三級警戒,民眾天天看到確診個案飆升,自我防禦提高、消費意願大減,以住宿餐飲業的4月「未完成訂單」來看,指數從3月的50大跌到4月的5.6,勞動節、母親節出遊聚餐的訂單只剩二、三成。

確診爆增使得民眾非常擔憂疫情,非製造業者也反映,近期購料成本大增,難以再用折扣戰吸引買家。中經院NMI當中的採購價格(營業成本)指數已連續17個月維持在60以上的上升速度,4月指數再攀升2.5個百分點至76.1,再創2014年8月創編以來最快上升速度。

營造暨不動產業部分,張傳章表示,本土疫情擴散以來,民眾自發性減少看屋,加上升息、打炒房、缺工缺料等原有問題,綜合來看對該產業相對不利。營造暨不動產業的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4月降到39.7,是2021年6月以來首度緊縮,較3月的56.7更大幅下跌17點。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採購與供應研究中心執行長賴樹鑫表示,根據去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的經驗,新冠疫情衝擊民生消費非常大,NMI涵蓋的八大產業占國內經濟活動高達45%,亦是今年經濟成長動能的主要來源。

NMI涵蓋的八大產業中,4月有教育暨專業科學業、零售業、資訊暨通訊傳播業等三大產業呈現擴張,且是4月景氣擴張最快的三大產業,調查單位認為,這可視為疫情擴散的受益產業,各級學生改為線上上課,ICT業者提供服務機會增加,加上民眾搶購民生物資備用,都帶給產業短期的熱絡。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