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升溫恐達2.5℃ 聯合國警告排放量創新高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報告指出,儘管各國提出一系列新的減排承諾,但若僅依現有集體承諾全面兌現,本世紀末全球氣溫相較於前工業時代,仍將上升攝氏2.3度至2.5度。若只實施現有政策,升溫幅度更可能高達攝氏2.8度。
科學界普遍共識,為避免災難性後果,全球升溫必須努力控制在攝氏1.5度的「較安全門檻」內。然而,報告指出,全球將在數年內突破此門檻,且導致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這對那些因海平面上升和極端氣候而面臨最大風險的國家構成了無法接受的生存威脅。
行動落差:減排承諾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改變
報告強調,目前的雄心和行動,無論是全球層面還是集體層面,都遠遠未達所需程度。
1.排放量持續增長: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在報告發表會上表示:「我們的任務很簡單,但並不容易:讓任何超標的幅度盡量縮小、時間盡量縮短。」然而,最新的評估總結指出,在聯合國氣候會談前宣布的最新一輪減碳目標「幾乎沒有帶來任何改變」。
2.臨界點的風險:科學家指出,相較於前工業時代,升溫一旦超過攝氏1.5度,氣候影響將加劇,並可能觸發格陵蘭冰蓋融化或亞馬遜雨林從碳匯轉為碳排放源等災難性的「臨界點」。
COP30前夕:國際社會尋求縮小差距
隨著升溫超過攝氏1.5度如今已不可避免,焦點已轉向如何能盡快將氣溫降回風險較低的程度。世界各國領袖正為在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做準備。
報告提出了一組包含多面向的路線圖,以期縮小「排放差距」:
1.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建議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增加兩倍,能源效率提高一倍,並以公正公平的方式終止所有新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擴張。
2.深度減排目標:根據分析,到2030年,全球排放量需要比2019年的水平下降約五分之一,並在2030年代每年下降11%,才能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7°C以內。
3.碳去除技術:透過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以及利用碳去除技術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到本世紀末有望將全球暖化高峰降至1.5°C。
報告總結,如果各國政府在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上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世界仍有機會避免氣候崩潰帶來的最嚴重破壞。全球未能應對這項挑戰的失敗,將為即將到來的COP30蒙上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