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議價遙遙無期 美商提新架構或成過渡

在數位廣告市場被大型科技公司壟斷的背景下,傳統媒體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媒體業生存困難,進一步危及民主的持續運作。各國因此推動「媒體議價法」,透過集體談判機制讓媒體與數位平臺協商分潤,減少廣告收益分配不均的問題。本文帶您回顧我國立法情況,以及媒體議價法可能的風險,並介紹美國AI智能引擎公司「Perplexity」所提出的、以授權費為基礎的議價架構,該架構為新聞機構提供前端(API訪問)和後端(收入分享)支持,對其內容在Perplexity搜索引擎中的使用進行補償,或能作為我國立法空窗期的參考依據。

在新媒體時代,數位廣告市場被大型科技公司壟斷,導致傳統媒體收入銳減,其結果係媒體業難以存續,無論大小報社都受波及,其影響不僅在於媒體人的生活,更影響國家發展:「新聞業危機,等同於民主危機。」(Lippmann, 1920)。就此,各國曾推出不同名稱、效力不一的「媒體議價法」,但核心皆旨在解決大型數位平臺(如Google和Meta)壟斷廣告收益、傳統新聞媒體營收縮減等問題,讓傳媒業者能夠在競爭法制之集體談判,與數位平臺協商合理的分潤機制,確保媒體獲得公平的收益分配。類似的法案在美國、澳洲、加拿大、歐盟都有立法例,如美國的《新聞競爭與保護法》(Journalism Competition and Preservation Act, JCPA)、澳洲的《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強制數位平臺與新聞媒體分潤。

各國對此問題的處理方式主要分為兩種:澳洲的「市場力模式」與歐盟的「著作權模式」,前者強調競爭狀態的公平性,後者則以智慧財產權體系入手,以新聞鄰接權(Neighbouring rights) 作為媒體對數位平台的請求權基礎。在我國的情況更接近後者,政府自2019年起已開始討論媒體議價法相關議題,但負責機關的角色不明確,相關部會(如數位發展部、公平交易委員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對此議題的管轄權認定存在分歧,缺乏統籌主導的機關。此外,跨部會會議仍停留於初步對話階段,導致無法形成具體進展,臺灣版本的媒體議價法目前為止遙遙無期。不過,近期資策會調研指出,綜觀各國實踐情形,此類法規可能直接促使內容平台可能通過禁用新聞內容(如加拿大的新聞禁令)來減少法規衝擊,不但會變相讓使大型媒體受益,更可能讓小型媒體因缺乏談判能力面臨更大程度的經營困難。另外,平台選擇不展示新聞其實也會可能降低新聞參與度並削弱特定媒體的影響力

在AI時代,LLM訓練資料的問題也大概會與媒體議價法的運作模式相類,面臨新舊問題,我國針對媒體議價的討論程度實在有待公民社會一同努力。值得注意者為,近期搜尋引擎公司Perplexity以新的合作框架取代過往以智慧財產權為基礎的模式,轉而採用授權金的合作形式拓展其內容資料庫,新增 14 家來自歐、亞洲和中北美洲的新媒體機構。此計劃為新聞機構提供前端(API存取權)和後端(收入分成)的保障 ,補償其內容在 Perplexity AI 搜索引擎中的使用,而Perplexity的搜索引擎也改變對於資料的使用強度,轉為直接提供答案而非僅列出連結,並確保來源歸屬和收入分成。此種合作關係除財務安排外,還包括開發者支援和技術資源,幫助出版商增強自身數位產品的能力。Perplexity 的合作夥伴網絡如今涵蓋超過 25 個國家的出版物,構建了多元化的內容供應生態系統。此舉可謂未來媒體議價法尚未提出之前,各國發展數位平台或LLM時可以執行的過渡框架,能夠促進媒體機構和 AI 公司創造雙方有效合作,同時維護「新聞有價」的勞動精神,並確保正確的資料來源。

綜合報導/本會研究助理 羅澤

參考資料

Lippmann, W. (1920/2008). Liberty and the new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台灣新聞議價終於跨出一步了!但媒體撐的過這個寒冬嗎?(2022)。https://vocus.cc/article/63899e8dfd89780001411ab1

楊智傑(2023)。新聞有價/各國媒體議價怎麼做?。國立中正大學。https://www.ccu.edu.tw/p/406-1000-38047,r982.php?Lang=zh-tw 

簡陳中、黃子怡、鄭爲珊(2023)。從數位平臺和新聞媒體議價探討傳播產業的國際監理趨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https://nccnews.com.tw/202303/ch2.html 

羅世宏(2023)。以公共政策介入手段扶持新聞業存續與發展:平台問責途徑與公共預算途徑的跨國比較。中華傳播學刊,(43),93-151。https://doi.org/10.53106/172635812023060043003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2024)。小心新聞媒體議價法的副作用。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88329 

Marcus Law(2024). How Can AI Firms Pay Publishers? Perplexity Has a Plan. AI Magzine. https://aimagazine.com/articles/how-can-ai-firms-pay-publishers-perplexity-has-a-plan

相關新聞

拜登卸任前以行政命令強化AI及晶片出口管制、確立AI基建發展方向,在遏制中國技術發展之時,也牽動產業動態與地緣政治局勢,...
植田和男今天在 日本 地方銀行協會一場活動演講時表示,美國經濟和日本春季 薪資 談判的動向仍是重點。他說,自己在參加各產業的新年活動,...
1月15日上午,韓國聯合偵查組(聯偵組)正式逮捕總統尹錫悅,這是韓國憲政史上首例現職總統遭逮捕。...
 美國總統拜登卸任前對中國大陸頻出重拳,繼13日宣布AI晶片三級管制新規之後,近日將在互聯網汽車技術出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