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共軍工設施保護條例》 

中共於今年5月發佈《重要軍工設施保護條例》,預定今年9月15日正式生效。此項看似為保護中共國內軍工設施的法令,不僅規範的行為涵蓋多項軍事及企業單位,對象也納入外國人士。根據中共國務院說明,之前便曾發生外國人在中國,或中國人在海外拍攝軍事場所照片遭逮捕,此次發佈的法令較過去更為嚴格。

對岸有分析指出,因應俄烏、南海等區域紛爭升高,中國頒佈此一法令意在「備戰」,於關鍵時刻對衝突採取有效應對;而在保密方面,若特定設施的位置曝露位置或資訊,將成為敵方打擊的目標,因此必須從嚴保護。

中共強化軍事設施保護 外國遊客誤觸紅線風險升高

 中共於今年5月26日發佈《重要軍工設施保護條例》,訂於今年9月15日正式生效。《條例》共7章51條,包括維護重要軍工設施安全,保障設施的使用效能及軍工科技研究、生產等活動的正常運行,以及中共國防軍工企業事業單位直接用於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試驗及存儲的建築、場所及裝置,均在列管範圍內。

事實上,做為規範軍事設施的法令,《重要軍工設施保護條例》看似意在保護中共自身國家安全,然而中共過去就曾援引《國防法》與舊版《軍事設施保護法》,起訴在「敏感地區」徘徊,或攜帶測繪設備入境的外國遊客,甚至出現因旅遊、探親入境卻遭到逮捕的前例。

範圍遠超軍事用途 機場、碼頭恐納入敏感設施

中共官方也在今年4月證實,國安部門拘捕3名在中國境內從事間諜活動的菲律賓籍人士,指控他們在中國期間拍攝並保存大量涉密影像資料,並提供給菲律賓情報機關。而在今年1月,菲律賓國家調查局逮捕一名中國籍男子,指控其疑似在駐菲律賓美軍基地週邊,以儀器傳送即時影像資料。是否為菲、中雙方的間諜戰,相較起中共即將實施的《重要軍工設施保護條例》更為可疑。

而根據中共國務院的解釋,《條例》管轄範圍可能遠遠超出一般人對軍事設施及管制範圍的認定;不僅武器生產、科研及實驗場所和裝置,倉庫、檔案庫、通訊、資料及數據中心,導航站、碼頭、機場及專用鐵公路,在符合中共國務院及軍委會的認定之下,被認定為軍工設施。

著重網路與反恐保護 軍工區域拍攝、定位全受限

其中,《條例》第4章特別針對軍工設施制訂保護責任義務,除了安全管理,同時針對突發安全事件制訂緊急預案,並定期進行風險評估。在《條例》第四章關於軍工設施管理規範的章節中,特別針對網路基礎建設制定專則項目。

除此之外,《條例》第28條特別強調軍工設施的網絡安全及數據安全管理及保護;尤其要求重要軍工設施涉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屬於人民防空工作重點防護目標,以及恐怖襲擊重點目標者,軍工設施負責管理單位負有防護義務。

 不僅針對網路及數據採取管制,《條例》除了規定軍工設施保護區進行攝影、照相、錄音、描繪、記述、勘察、測量、定位的安全防護,連使用前述內容的研究資料,亦援用相關測錄資料,都可能觸犯《條例》。《條例》同時特別規定,若重要軍工設施管理單位以外的單位或個人,使用相關數位資料,必須獲得當地省級或以上國防科工業管理部門同意。而這些規範,都可能導致境外人士在當地不小心誤觸法令的陷阱。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白宮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2月兩人會面時的火藥味相比,今天氣氛明顯較為愉悅,但仍未有具體結果,...
日本科技投資公司軟銀集團今天宣布,將投資2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億元)入股英特爾,成為該公司前十大股東。據傳川普政府也正考慮入股10%,...
本月15日,為了交涉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的可能停火方案,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展開閉門會談,...
昨(17)日綜合報導指出,日本金融服務局(FSA)擬在本(8)月批准首次以日圓計價的穩定幣 JPYC,且將註冊金融科技公司 JP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