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估綠電2026年滿發 業界:光電、風電建置進度落後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2017年與2021年提交的二份電力報告,儘管能源局預估綠能發電量到2026年能滿發,但業界指出,2020年「光電七七事變」嚴重阻礙光電建置,疫情三級警戒也讓離岸風電開發進度落後。

據台電與能源局最新統計,光電與離岸風電進度皆不如預期。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為7.7GW,但因2020年「光電七七事變」,農委會修正相關規定,不同意2公頃以下的農地變更地目種電;去年三級警戒造成缺工,以及上游原物料大漲都造成工程延宕;不僅未達去年光電裝置容量目標8.75GW,2020年也未達到6.5GW目標。

離岸風電方面,目前僅有台電離岸一期及海洋風電(Formosa 1)順利發電,裝置容量約237.2MW(百萬瓦),而原訂去年底要完工的風場因為三級警戒限制外國工程師來台,因此全數都已申請展延。

此外,能源局報告也指,燃氣及燃煤發電占比分別為49.2%及32.9%,與2017年預估非核家園後的占比大致相同,等同於燃氣及燃煤發電量必須大規模增加。比較2017年及2021年的二份報告,燃氣發電從原本預估的1,354億度增加至1,562億度,增幅一成五;燃煤發電量則從798億度增加至1,046億度,增加逾三成。

但2017年報告中規劃興建的深澳燃煤電廠已因政治因素在2018年停建;台中電廠新二號燃氣機組因「中火爭議」延宕;及大潭新建七、八、九號機,更因「三接」外推延宕二年半,缺氣下九部機組不可能火力全開。換言之,要在部分電廠興建及發電受阻的情況下,目前燃氣、燃煤電廠沒有擴大發電量的跡象。

相關新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