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追蹤> 法國抖音紀錄片 以臺灣大選看社群影響

今年八月,英國媒體「衛報」(The Guardian)就曾報導抖音等App恐成北京資訊戰新武器 欲對台灣青少年思想改造;無獨有偶近日法國電視台播出「TikTok:中國大陸陰影」紀錄片,部分聚焦台灣大選,專家說,TikTok可能成為中國大陸「統一」工具。

每四人即一人使用 抖音影響深入臺灣

法國公共電視旗下的第5電視台(France 5)本月4日晚播出「製造謊言」系列最新紀錄片「TikTok:中國陰影」(TikTok, l'ombre chinoise)。在70分鐘的影片中,導演訪問數十位法國、英國、美國、台灣的專家與記者,展示中國如何利用TikTok監視、操縱輿論與散布假訊息;也訪問年輕使用者,讓觀眾了解TikTok的影響力。

TikTok台灣用戶超過550萬人,即近1/4人口。旁白說:「有史以來首次,抵抗中國的台灣,擔心逐漸受年輕人青睞的TikTok的威力。」影片中有一段聚焦台灣,指出TikTok正試圖影響總統與國會大選;中央研究院學者洪子偉在紀錄片中表示,「中國的目標是打擊台灣獨立,準備並宣揚未來的統一」。

讓抖音有問題的 是背後的勢力

紀錄片也詳述TikTok大打論述戰的手段,包括散播維吾爾族歌舞昇平畫面、汙名化香港民主抗爭者、批評西方新冠病毒防疫失靈及傳播病毒來自比爾.蓋茲(Bill Gates)或美國軍事基地陰謀論、推播用法語傳遞北京論述的官媒記者帳號、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為新納粹等。

TikTok蒐集個資,據中國法規,企業須配合政府,因此這些數據等同於掌握在中共政府手裡。如法國軍事學校戰略研究所(IRSEM)情報與混合威脅部門主管夏宏(Paul Charon)在影片中所言,「真正讓TikTok有疑問的,是它和共產黨的關係,以及中國政權非民主的性質」。

紀錄片也訪問TikTok外包的言論審查員達米安(Damian)和馬克(Marc),並以不露面方式首度揭露TikTok審查內容的機制。雖然名義上是「客戶服務」,但兩人的工作就是根據有台灣、新疆、香港獨立等敏感關鍵字在內的清單,提交不適當影片,再由其他人員刪除或以演算法方式屏蔽影片。目前歐洲境內的審查員計有6125人。

台灣人 是否應該要害怕?

紀錄片後,節目邀請夏宏與數位地緣專家柯利歐(Ophélie Coelho)進行15分鐘的問答討論。柯利歐指出,中國所有大型科技企業背後都有國家支持和資金,也會成為黨國的經濟、政治工具。

夏宏強調,紀錄片中最讓他反思的片段便是台灣。「我認為台灣人確實應該害怕。過去幾十年來,對中國的情感和歸屬逐漸消失,台灣認同則大增。現在或許有個工具,展現『統一』可能沒那麼糟,這是關鍵議題。」

他說:「對中共黨國來說,首要目標就是貶低民主,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就是生存問題。若民主在中國人民眼中成為可靠的選項,他們的政權就危險了。」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32條款,並於今(2025)年6月4日宣布對鋼鋁及其衍生品實施50%關稅後,台灣扣件產業受到重創。關稅、匯損,加上中國、...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