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政策該讓百業興旺 兼顧減碳

總統蔡英文說,為促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發展,今明兩年政府將投入新台幣76億元吸引AI、物聯網、雲端服務以及半導體設備等國際大廠加碼投資台灣。

蔡總統第一任期的五大產業創新+2的產業政策,與第二任期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有沒有讓台灣百業興旺?個人認為沒有。理由很清楚,台灣一直處於低薪狀態,如果是百業興旺,薪資會大幅調漲,國民所得差距也不會如此惡化拉大。

個人觀察,政府目前產業政策,焦點集中在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鏈。從台積電高雄設廠、台中擴廠,政府對待台積電處處開綠燈配合,忘記半導體產業是耗能與耗水產業,讓國人感受台灣好像僅能依靠半導體產業帶動經濟成長,而這種舉措非常不利台灣未來經濟發展與碳中和行動。

對照日本,儘管在新冠肺炎嚴峻期間,經濟產業省在二○二○年十二月廿五日提出發展海上風電產業、氨燃料產業等十四項產業的綠色增長戰略,除確定二○五○年實現碳中和目標與構建零碳社會,希望二○三○年較二○一三年減排百分之四十六,同時以此促進日本經濟持續復甦,預計到二○五○年每年將為日本創造近二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

未來經濟發展關鍵,在電力能否充分穩定供應,而日本目前面臨核機組老舊與綠電技術仍受限歐美大廠限制,因此核電與綠電近年都未能達標,二○二○年前所有發電缺口都由火力發電補齊,因此碳排一直困擾日本政府。新產業政策就規畫發展海上風電產業、氨燃料產業、氫能產業、核能產業等四項能源產業,希望藉由能源產業的綠電增加促成電力充分穩定供應與減碳

從日本十四項產業規畫內容可發現,是以節能減碳為核心,不但要謀求充分供電,也要兼顧經濟成長,百業興旺,最終實現二○五○碳中和。同樣是面對新冠肺炎肆虐挑戰,日本政府沒有懈怠,掌握國際主流意識—碳中和,積極規畫新產業政策因應。

相對我們國發會、經濟部等相關部會,就有點失職。日本十四項產業中也有半導體產業,但是其發展是為協助其他十三項產業進行節能減碳實現碳中和,並帶動產業發展,發展格局值得台灣業者與政府深思。

說實話,目前台灣半導體產業,只為出口,為他國經濟成長做貢獻,並未對台灣其他產業產生漣漪效應,因此台灣目前榮景是呈現半導體產業一枝獨秀。

期盼相關部會著手借鏡日本,制定新產業政策讓台灣百業興旺,並做好節能減碳與穩定供電。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