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又拉警報 降雨救場

連日高溫,加上民營電廠故障破管的突發事件,再生能源發電表現不如預期,備轉容量率差點跌到代表「供電警戒」的橘燈,迫使台電十八日啟動今年第二次需量競價措施,但台電表示,鋒面到來氣溫降低,預估下周用電負載也不會高於本周。

不過,根據台電官網的電力供需預測數據,儘管未來一周都呈現供電充裕的綠燈,但四月下旬的備轉容量率掉到只有百分之八點八,亮出供電吃緊的黃燈,顯示供電狀況仍有待觀察。

民營電機組十八日出現破管、故障情形,台電緊急向民間以每度十元的高價買電,更請高壓用戶工廠降低用電,將備轉容量率維持在「供電吃緊」的黃燈,外界擔憂現在只是四月,台灣是否就要面臨限電,甚至缺電危機?台電對此表示,需量反應措施並非強制用戶限電,而未來一段時間的用電需求降低,供電應無問題。

台電專業總工程師吳進忠說,台電可動用的需量反應措施總量約一百萬瓩,十八日執行率約百分之卅至卅五,約動用卅五萬瓩,將備轉容量率維持在「供電吃緊」的黃燈。

台電表示,這次因民間一台汽電共生大型機組破管,又有桃園海湖電廠一部燃氣機組也報故障,供電端少掉一○五萬瓩,太陽光電的發電量又不如預期,才會啟動需量反應措施,而破管、故障的狀況檢修需要時間,但保守估計在十天至十四天左右。

至於檢修期間的電力缺口是否會造成供電隱憂,台電則說,其他歲修的機組會回歸發電,而昨日下午鋒面到來,全台各地都出現降雨,氣溫也明顯降低,因此用電的需求量降低,不需要再啟動需量反應措施。

台電說,十八日是特殊狀況,不但氣溫高,太陽能、風力發電都不理想,因此狀況比較嚴峻,但接下來溫度下降,今降雨也應會持續,預估下周負載不會高於本周。

相關新聞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