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達共識 不再建燃煤電廠

為期兩天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氣候、能源及環境部長會議,十六日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市落幕,各國一致同意呼籲減少天然氣使用,增加再生能源發電,同時加速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不再興建燃煤發電廠。各國也針對汽車領域減碳達成共識,將致力推動減少百分之五十碳排放量。各國雖達成多項共識,卻未能設定確切時程表,共同聲明中僅見粗略目標期限。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G7環境部長會議以實現脫碳社會、強化經濟安全保障等為主要討論項目。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表示,全球能源危機當前,各國應同時針對氣候變遷及能源安全議題研擬共同方針。根據聯合聲明,成員國同意將在二○五○年前達成淨零碳排的共同目標。

再生能源方面,各國均同意在二○三○年前,將風力發電量應增加一百五十吉瓦、太陽能發電量增至一兆瓦。歐洲環境與能源智庫Ember分析師瓊斯(Dave Jones)表示,再生能源將成為加速淘汰化石燃料的關鍵。

在煤炭及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上,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威金森在會中提議於二○三○年全數淘汰火力燃煤發電廠,獲得英、法等部分成員國支持,但其他燃煤依賴較高的國家仍在考量可行方法。最終,聯合聲明中未見廢止燃煤發電的確切期限,但成員國一致同意,若無法全面淘汰,至少應分階段廢止。

在汽車領域減碳方面,將以各成員國擁有的汽車數量為基礎,於二○三五年減少碳排至二○○○年的百分之五十水準,並每年確認執行進度。

在環境領域方面,成員國在共同聲明寫入新目標,例如有關稀有金屬等重要礦物,以G7各國為主回收國內外使用過電子機器等產品,增加全球整體資源回收量;由塑膠垃圾造成的進一步海洋污染,將在二○四○年前歸零。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塑膠垃圾量在過去廿年來已經翻倍,卻僅百分之九有確實回收。

相關新聞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3日在中國代表傅聰主持下,召開「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係的衝擊」的阿里亞模式(Arria-Formula)會議,...
在中美貿易戰中,稀土正成為川普政府的弱點。中國政府出口管制的品類對於美軍的最新戰鬥機與核潛艇的製造至關重要。有觀點認為如果禁運持續數個月,...
越南和南韓將對經由自身向美國運輸中國産品的「迂迴出口」加強查處。美國川普政府要求兩國不得支援中國規避美國的對華關稅,兩國採取了應對措施。...
在川普掀起的各式風暴中、在關稅戰的槍林彈雨下,歐洲最大經濟體、全球僅第三大經濟體、與美貿易連續33年存在順差的德國,居然幾乎沒有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