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

七國集團致力於到 2035 年實現電力行業“完全或絕大部分”脫碳,並“加速”淘汰未減排的燃煤發電,儘管 G7 多國能源和環境部長在會議之前協商中承諾到 2035 年實現電力行業脫碳,在迫切需要 G7 領導力時,德、日分別在繼續使用天然氣和煤炭的問題上堅守立場的反對,未能為設定淘汰煤炭的最後期限。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19日至21日於日本廣島舉辦。BBC報導,隨著中國大陸態度日益強硬,台灣安全問題已漸成為日本關注重點,日本作為建立地區穩定的關鍵角色作用,只會愈來愈大; 而民主國家的團結,卻因美國債務違約威脅使局勢更加複雜。

卡爾維諾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戰爭「依舊是全球唯一最重要的不確定性來源」。不過,她強調,IMF成員國除了在戰爭之外的其他措辭表述,以及確保全球金融安全網對各國有效等幾個問題上,都有共識。

為期兩天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氣候、能源及環境部長會議,十六日在 日本 北海道札幌市落幕,各國一致同意呼籲減少天然氣使用,增加 再生能源 發電,同時加速逐步淘汰 化石 燃料,不再興建燃煤發電廠。

綜合媒體報導,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剛結束,西方國家的歐盟高峰會、七大工業國(G7)領導人高峰會及北約峰會接連登場。會議內容針對中國大陸近年來愈來愈激進的行為進行討論外,也會就俄烏戰爭再度向俄羅斯施壓,其中北約更計畫正式宣布將擴大駐守在東歐的部隊。更宣布要為貧困國家的全球基礎建設項目籌措大約6000億美元,來跟中國龐大的「一帶一路」倡議相抗衡。

七大工業國(G7)高峰會達成歷史性協議,同意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至少15%,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稅務專家表示,最低企業稅可望為全球政府增加每年1,500億美元稅收。

七大工業國(G7)達成協議,將把全球最低公司稅率訂在15%。台灣企業是否會受到影響?根據彭博資訊整理,在MSCI亞太指數成分股中,逾半數營收來自G7國家,而且淨利潤率至少達10%、有效稅率低於15%的企業,包括台積電和高速傳輸介面IC廠祥碩。但稅制要上路還有難關,G20 要讓中、印點頭也是場「硬仗」。

編按:七大工業國家(G7)財金首長日前達成歷史性協議,同意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至少15%。分析師表示,這將使得大型跨國企業的稅負提高一倍,台六國大企業首當其衝;另外財政部及會計師認為,台商以中小企業為主,影響不大,但有三類台商恐受影響,並牽動台積電等產業全球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