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調漲電價 經濟部:平均漲幅11%

租屋族應對漲電價 台電建議逾700度改採時間電價

經濟部電價審議會17日決議住宅每月用電700度到1000度微調3%、千度以上漲10%。外界關心租屋族共用電表恐受影響,台電建議每月用電超過700度者,評估選用時間電價方案,並搭配節電措施,可進一步節省電費支出。

經濟部17日召開112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考量民生物價穩定性及促進節約能源,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下電價不調整,即每期2個月電費夏月在4508元以下、非夏月在3832元以下者不受影響;701度至1000度則微調3%,1001度以上調10%。

台電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民生用電調幅平均僅2.6%,針對住宅用電只有超過1000度的部分會被調漲10%,701度到1000度的部分微調3%;以每月用電1100度為例,夏月電費由4651元增為4772元,非夏月電費由3844元增為3941元。

台電補充,住宅用電主要影響為每月用電超過1000度的用戶,占1300多萬住宅用戶僅3%。

外界關心租屋族共用電表恐受電價調整影響,台電建議,分租套房共用電表者,若每月用電超過700度,可評估改採時間電價計費,尖離峰時間分開計費且均為單一費率,不受累進費率的影響,並搭配節電措施,可進一步節省電費支出。

至於可否在套房裝置獨立電表計費,台電表示,須由房東向台電申請,並委託水電分隔屋內線路,因此須視房東意願而定。

台電指出,自111年3月起,電費單上有增列「去年全年平均電價」,111年7月起另新增「當期每度平均電價」訊息,除可即時反映當期用電平均單價,也可讓租屋雙方迅速了解各期用電狀況,供做雙方電費計收參考。

針對公寓、大樓的公共設施,台電則會裝置獨立電表記錄公共設施用電量,並非併入各住戶的電表內計算,因此不會影響分攤用戶住家用電的累計度數。

台電舉例,某用戶3月用電度數為600度,電費1147元,其居住的公寓大廈公共設施3月用電度數為750度,電費1533元;大樓總共有10戶住戶分攤公共設施電費,每戶住戶當期電費分攤的公共設施電費即為153元;用戶的3月電費為1147元加上公共設施電費153元,合計1300元。

環團聯合聲明:電價調整有其必要

國際燃料成本大幅上漲,全球各國已陸續調整用電價格。2021年至2022年間,國際電價漲幅介於26%至73%之間。根據日前公布的最新電價調漲方案,本次電價調整平均漲幅為11%,仍低於國際平均漲幅。

以住宅用電為例,台灣調整後平均用電為每度2.65元,相較韓國3.17元、美國4.45元、法國6.64元等,對民生經濟影響相對有限。

對於電價調漲,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17日發布共同聲明,表示電價調漲能協助反映環境外部成本,引導民生節約用電,亦有助於工業部門與企業大戶回頭檢視,並提升自身節電效率與空間。認同以工業、民生大戶調漲為主的電價調整結果,有其必要性。

環團表示,使用7成核能的法國,去年電價調漲5倍;核能佔比26.7%的韓國,也在今年年初再度調漲電價,漲幅達9.5%,證明大量使用核能也不足以抵銷國際燃料成本上漲的趨勢。

相關新聞

二零二二年年底ChatGPT 橫空出世,瞬間破億人次使用,引爆人工智能領域快速發展,有形無形地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處於不確定的年代,...
ChatGPT從2022年橫空出世,瞬間破億人次使用引爆AI領域快速發展,在帶來無限機會的同時,科技業界卻也有不同的聲音。 2023 年...
經濟部表示,修法明定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是呼應國際發展趨勢,規範新建、增建或改建的建築物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
投資自然必須要有制度配合,目前農委會「接受捐款執行認養植護樹與野生動物保育作業要點」收受企業捐贈,卻不管是否有「外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