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社評:美國《晶片法》變成聖誕樹

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的實施細節在上週有了著落,業者申請補貼作業也正式啟動。從工資待遇到日托服務,根據金融時報的看法,白宮正在給《晶片法》附加太多政策目標,忘記了晶片製造當初遷至海外的部分原因正是美國生產成本太高,在未來競爭激烈的半導體產業中,美國能挽回昔日龍頭地位嗎?

去年2800億美元的美國《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指定用於建設先進半導體製造產能的390億美元資金,已經開始接受企業申請。

晶片專案,連同《降低通脹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面向清潔能源的3700億美元補貼一道,是拜登(Biden)政府策略的象徵。讓美國重新躋身高端晶片製造領域領頭羊行列的努力,現在被人比作新的“登月計畫”。但白宮正在為其附加額外的政策目標,而這些目標危及該專案的成功機會。

產業政策的規則之一是“少用”。

發達經濟體政府的職責不包括廣泛干預以支持“贏家”。對於國家主導的戰略和資金,有時可以用實現國家安全目標來說明其合理性,而白宮確實有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即減少美國對外國製造的微晶片的依賴至關重要。

 詳文見FT官網

相關新聞

中共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 習近平 21日出席 西藏 自治區 成立60週年慶祝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
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社群媒體發文,批評風電和太陽能是「世紀騙局」,並稱依賴這些再生能源的州,都出現破紀錄的電價上漲,...
中國行業產能過剩導致「內捲」嚴重,官方積極出手整頓。 隨著房地產景氣持續疲軟、電動車興起,石化及煉油業也面臨產能過剩壓力。 外媒報導,...
中國傳正考慮允許發展與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 中國國務院最快將在8月底的一次學習會議上審議,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