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社評:美國《晶片法》變成聖誕樹

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的實施細節在上週有了著落,業者申請補貼作業也正式啟動。從工資待遇到日托服務,根據金融時報的看法,白宮正在給《晶片法》附加太多政策目標,忘記了晶片製造當初遷至海外的部分原因正是美國生產成本太高,在未來競爭激烈的半導體產業中,美國能挽回昔日龍頭地位嗎?

去年2800億美元的美國《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指定用於建設先進半導體製造產能的390億美元資金,已經開始接受企業申請。

晶片專案,連同《降低通脹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面向清潔能源的3700億美元補貼一道,是拜登(Biden)政府策略的象徵。讓美國重新躋身高端晶片製造領域領頭羊行列的努力,現在被人比作新的“登月計畫”。但白宮正在為其附加額外的政策目標,而這些目標危及該專案的成功機會。

產業政策的規則之一是“少用”。

發達經濟體政府的職責不包括廣泛干預以支持“贏家”。對於國家主導的戰略和資金,有時可以用實現國家安全目標來說明其合理性,而白宮確實有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即減少美國對外國製造的微晶片的依賴至關重要。

 詳文見FT官網

相關新聞

中國商務部今日宣布,即日起將對稀土相關技術、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目的是為更好的維護國家安全及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今年諾貝爾獎為我們打開了兩扇通往科學未來的窗,化學獎頒給了三位創造「金屬有機框架」(MOF)架構的科學家,他們為分子世界建造了新的房間;...
繼先前NVIDIA與OpenAI的深度技術綁定,隨後AMD以股權換取OpenAI數百億美元大單,共同開啟全球AI與半導體市場的全新戰略時代...
中共第20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23日舉行,審議自2026年起往後五年大陸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十五五」規劃。 瑞銀8日發表報告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