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象嚴峻水利署超前部署 節水量逾1座曾文水庫

南部水情堪憂,不過,水利署指出,對照104年旱災時,高雄已宣布實施分區供水,現在仍能穩定供水,顯見近年前瞻水環境計畫有效提升供水韌性;因應本次旱象,目前全國節水調度成效達6.6億噸,超過1座曾文水庫蓄水量。

氣候變遷加劇,台灣各區域降雨型態改變,暴雨或持續性枯旱已成常態。水利署指出,以往每年約3至4個颱風襲台,但近3年幾無颱風侵台;且依中央氣象局統計,距離前次颱風登陸已有1278天,去年南部降雨量也不到歷史平均的4成,創下30年來新低,台灣水資源運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水利署表示,政府自106年起即透過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推動水資源建設,並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加大力度執行伏流水、再生水、區域調度及人工湖等多元水資源建設。

截至目前,已完成板新地區供水改善二期計畫、中庄調整池、桃園支援新竹幹管、湖山水庫、濁水溪伏流水、高屏溪伏流水、鳳山再生水、防災備援水井、鳥嘴潭人工湖第一期及自來水減漏等多項建設,累計增加每日197萬噸水源,相當於全國18%公共用水。

水利署指出,以目前高屏堰每秒7.8立方公尺同等流量情境來看,在104年旱災時,高雄已宣布要實施分區輪流供水,但目前高雄仍能穩定供水,顯示政府近6年來所完成的水資源建設有效提升供水韌性。

水利署表示,推動水庫清淤工作更是施政重點,去年清淤量1794萬立方公尺為歷年平均近3倍,將持續透過水土林相關部會合作,加強上游集水區保育治理,以整體防淤策略推動水庫減淤工作,維持水庫永續經營。

因應本次旱象,水利署也在去年8月16日啟動防旱作業,並於11月24日成立旱災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在南部地區各縣市政府及相關單位努力下,全國節水調度成效達到6.6億噸,超過1座曾文水庫蓄水量;相關備援水源如伏流水、抗旱水井、水庫水及南化高屏聯通管等均已提前完成整備並啟用。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