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 立院完成初審送黨團協商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8、29日審查《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政院版草案及各立委版本共22條進入逐條審查,草案新增「地熱發電」專章、放寬離岸風電與小水力發電等設置場域,並要求未來新建或改建建物必須設置屋頂太陽光電。今日是本會期委員會最後一日開會,但多數爭議條文仍無共識,召委賴瑞隆決議保留送院會黨團協商。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今(29)通過委員會初審,送交院會協商。攝影:劉庭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今(29)通過委員會初審,送交院會協商。攝影:劉庭莉

新建築屋頂強制加裝光電 多位立委質疑無法落實

新增建築加裝屋頂光電眾所矚目,然而相關條文尚未有明確規範,如建物規模、範圍、光電裝置容量的計算方式等。立委邱顯智今天再次重申,屋頂光電未規範清楚,原則及例外條件都未知是「空白授權」,違反法律明確性,直言「不知道通過什麼」。立委邱志偉也批評,屋頂光電的規範對象不明,恐成為「窒礙難行的無效立法」。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回應,將與內政部營建署進一步討論建物規模、範圍、裝置容量等規範,以及免除條件如寺廟等特殊建築,未來將提出更完整的配套措施。

放寬小水力條件 立委:恐成室內漁電共生翻版

政院版草案中,小水力發電不限於既有水力設施,新增水利建設可同時建置小水力發電。對此立委洪申翰質疑,放寬恐會讓室內型漁電共生爭議再次上演,已有業者「想要電大於室內養殖」,為了發電紛紛蓋起室內魚塭。若為了取得小水力,大量新增堤壩等水利建設,將引發生態危機。

洪申翰表示,小水力定義是20MW以下,範圍內的發電設施差異大,建議母法明確授權,在子法訂定指引或更細緻的分級管理機制。

邱顯智指出,比起大型水力發電設施,小水力生態影響較低,但過度擷取水源仍會衝擊水域生態,應明確界定「溪流友善」的小水力發電形式,開發場域也須限縮,比如只能在非具生態敏感的水域環境,或排除自然溪流的水道等界定清楚,降低民眾對再生能源的不信任感。

不過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強調,這次修法目的是在開發行為中納入再生能源設計,如新增水利設施納入小水力發電機組、新蓋建築物加入屋頂光電,迴避生態敏感區、設計型態等規範無法在母法裡窮盡管制。

能源局長游振偉補充,小水力發電的水流經發電機組後仍會回到水道,並不會取水。針對不同類型的水力發電,未來可能在子法再進行分類。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天表示,因景氣復甦發電量增加,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20%目標延至2026年達成。攝影:劉庭莉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天表示,因景氣復甦發電量增加,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20%目標延至2026年達成。攝影:劉庭莉

受疫情、颱風影響,我國原訂目標太陽光電裝置容量11.25GW、離岸風力發電機組200座,但截至28日,離岸風機188座,太陽光電則預估達年度設置目標2.5GW,累積裝置容量僅10.22GW、併網累積9.75GW,皆未達標。

相關新聞

「永續」應該不是只滿足於氣候變遷而已。黃主委談的重點是,當今面臨的問題不是只有氣候變遷,而是一個多重危機的問題。...
日前宏都拉斯宣布與我方斷交,外交部次長俞大㵢接受阿根廷媒體專訪時提到,歡迎阿根廷與中國、台灣同時交往,被外界解讀有雙重承認的意涵;...
由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與世博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國際智慧財產最新趨勢及因應」國際研討會於 2 月 24 日盛大舉行,...
科學園區用水受矚目,水利署今天表示,再生水未全面上場前,將執行「珍珠串計畫」,串連、調度西部水庫,預計116年、117年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