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要有誘因 環保署:將制定碳交易平台

由於歐盟即將在2023年啟動碳邊境管制CBAM,要求自主申報相關,並且在2027年開始收取碳邊境稅,環保署長張子敬31日表示,排碳要付出代價,因此要讓是要讓這個碳有價值、價格,未來會成立碳交易平台。

環保署長張子敬31日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網路節目訪問時指出,「無論是碳費、碳稅或是碳交易,重點在於碳定價,就是要讓這個碳有價值、價格,如此排碳的人就知道要付出甚麼樣的代價,這樣才有機會去減碳,因為排碳要付出代價。」

張子敬提出,「目前的規劃是碳費先行和碳交易,會從排碳大戶開始收費,碳有了定價,減碳的廠商也可以估計一頓的碳可以賣多少錢,這樣就有了交易,也有動機可以減碳。」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