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要有誘因 環保署:將制定碳交易平台

由於歐盟即將在2023年啟動碳邊境管制CBAM,要求自主申報相關,並且在2027年開始收取碳邊境稅,環保署長張子敬31日表示,排碳要付出代價,因此要讓是要讓這個碳有價值、價格,未來會成立碳交易平台。

環保署長張子敬31日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網路節目訪問時指出,「無論是碳費、碳稅或是碳交易,重點在於碳定價,就是要讓這個碳有價值、價格,如此排碳的人就知道要付出甚麼樣的代價,這樣才有機會去減碳,因為排碳要付出代價。」

張子敬提出,「目前的規劃是碳費先行和碳交易,會從排碳大戶開始收費,碳有了定價,減碳的廠商也可以估計一頓的碳可以賣多少錢,這樣就有了交易,也有動機可以減碳。」

相關新聞

在台美談判結果揭曉前,行政院長卓榮泰31日表示,能預期本次談判結果,勢必與4月提出特別條例時所推估,對台灣各項進、出口產業衝擊有所不同,...
台美關稅談判,已經到了大限的8月1日,據悉大框架極有可能美國課台灣15%關稅,台灣開放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另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
美國對等關稅將於八 月將上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剛簽署 行政命令 ,而根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各國修正後對等關稅,...
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的8月1日期限即將到期,美國總統川普已經陸續與美國前十大貿易赤字的國家達成貿易協議,或者公布其關稅數字,目前唯獨少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