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變局 企業要改變思維超前部署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全球經濟秩序大亂,台商一般認為,只要小心應對,加上在彈性、速度及創業精神等優勢之下,台灣比起大部分的國家仍站在相對有利的地位。但面對未來的挑戰,關鍵是台灣產業要積極轉進新方向,及早超前部署。

台灣的定位是全世界的朋友,且在全球供應鏈中具備獨特的分工角色來創造價值,台商以其研發能力及製造的管理能力,在全球分工或區域分工下把分工做好,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例如在半導體晶片或PC領域,許多中小微企業都是該產業分工的隱形冠軍。

在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政策之下,台灣企業也要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經營要多元化,不能只靠一個國家、地區或一個大客戶,藉由市場與客戶多元化,經營才能穩定,為此,台商也要積極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以分散風險。

此外,面對變局,台商的經營思維也要有所轉變。過去經常是「由左想右」(指由微笑曲線來看,過去習慣研發左端的創新技術後,就認為是市場會需要的新需求),未來應該走向「由右引左」(指要掌握微笑曲線右端的市場,由用戶的需求出發,引導開發市場真正需要的新技術與新產品)的思維。

由於台灣市場相對較小,企業也要以國際市場為目標,經營國際的B2C(企業對消費者)市場。但台灣在這方面的人才與經驗相對不足,過去主要是由B2B(企業對企業)的經營模式切入。但為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企業可以思考由B2B2C(企業對企業再對消費者)的模式切入,以「用戶為中心」替品牌客戶創新設計,或另以獨立單位來經營B2C市場。

台商以往的思維較著重在如何降低成本,我於1989年在總統府演講時,當時提出競爭力公式:「競爭力=f(價值/成本)」。

雖然過去降低成本是台商的強項,但面對未來,如何提升創造價值的能力,更是台商追求的重要目標。更何況經濟發展一旦成功,成本自然就會上升,因為薪資提高與工時減少就是我們追求經濟發展成功所帶來的結果。

尤其價值也有六面向,在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外,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例如企業經營投入研發創新、人才培養與塑造品牌形象等,其效益往往是隱性的,無法立即見效,但卻會產生長期的影響,會替企業創造出最大的總價值,才能邁向永續。

因此,面對世界的變局,我也建議台灣產業發展應該及早轉型並超前部署,以硬體製造的基礎,強化各項軟體的應用,發展B2B的國際化科技服務平台─「SO-Tech」(Service Oriented Technology),以「服務」為導向的科技創新應用。台灣可以先以國內為市場來練兵,待技術發展成熟後再朝國際市場邁進,進而為台灣創造更高的價值。

平台可以服務「第三世界」的國家,這裡指的第三世界是中、美以外,包括日本與歐洲等國內市場規模不夠大的國家,當然這也需要時間來累積,包括市場的接受度與核心能力的累積,但我們要及早部署,「不冒險才是最大風險」,我們要瞄準未來,當時機成熟時才能一舉打到標靶。

此外,企業在經營思維上也要有所改變,首先要由過去的製造導向的思維,轉向以市場導向的思維,考量市場在地的需求。另外則是要打破過去中心與衛星工廠的界限,不是以企業規模的大小來決定中心或衛星,而是以誰掌握應用或市場,就由誰來扮演中心的整合者。

(作者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

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目前並擔任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TC樂友會長、灣聲樂團後援會會長,同時也是文化科技發展聯盟召集人、文化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及科文雙融公司董事長,及公共電視、華視董事。他也是台灣精品品牌協會及台灣全球無線平台策進會榮譽理事長、亞洲管理學院董事 。

相關專欄

美國總統川普9日宣布,將暫停對部分國家課徵對等關稅90天,在這段期間對等關稅大幅調降到10%,政策轉彎讓主要國家暫鬆一口氣,...
不論產業競爭,不論成敗與否,要勇於為員工繳學費,才能替產業界培養人才,有助台灣未來產業的長遠發展。
宏碁在一九七六年創立,距今已將近五十年前。當年宏碁看好微處理機(Microprocessor)將帶動二次工業革命,...
台灣因為ICT(資通訊)和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在八○年代掌握了典範轉移的大趨勢,在產業從「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的過程中,台灣與美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