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緊繃又面臨熱浪來襲 今夏除了通膨還有致命危機

全球電網即將面臨數十年來最大考驗,世界上幾個最大經濟體的發電已處在吃緊狀態。

戰爭、乾旱、生產不足、庫存降到歷史低點,再加上疫情衝擊等因素,全世界的能源市場過去一年已經緊繃,消費者承受連續漲價的苦痛,但未來情勢可能更糟糕,原因是北半球夏季將有熱浪來襲,面臨用電高峰。例如在南亞部分地區已出現超高溫,印度、巴西斯坦部分地區氣溫飆上攝氏近50度。科學家預測美國未來數月將面臨炎熱天候,隨著家庭與企業使用冷氣,用電量將飆高。

 

問題在於當前的能源供應狀況脆弱,若發生停電、欠缺電扇或空調協助降溫,不少人將面臨熱死的致命危機。亞洲的熱浪已經促成多次長達整日的停電事件,導致巴基斯坦、緬甸、斯里蘭卡和印度超過10億人承受風險。在美國夏季熱浪才開始來臨之際,六座德州電廠本月稍早暫停運作。從加州到五大湖地區,美國至少十幾個州本季面臨停電風險。在中國大陸與日本,電力供應將吃緊。南非今年面臨停電次數創紀錄。歐洲則陷入被俄羅斯「掐住」的危險境地,即如果俄羅斯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一些國家將陷入輪流停電窘境。

 

彭博新能源財經分析師賈斯瓦表示:「戰爭和制裁措施擾亂供需,再加上極端氣候和經濟從新冠疫情回升拉高電力需求。如此多重因素同時匯聚是相當罕見的。我想不起上一回這些因素全都發生是在何時。」

 

缺電攸關人命。 在持續高溫的情況下、貧窮、高齡和住在接近赤道者生病和死亡的可能性提高,持續停電也代表成千上萬人可能無法取得乾淨的水使用。若斷電持續、商業關閉,也會帶來龐大經濟衝擊。例如在印度,許多邦電力短缺的情況已逼近2014年的水準,當時估計導致印度國內生產毛額(GDP)損失約5%。這代表如果今年印度缺電情況擴散且持續到年底,GDP將減損約1,000億美元。

 

缺電也會導致電力和燃料市場漲價、電費飆高將導致通膨進一步上升。當德州電廠本月稍早停止運作時,休士頓的批發電力價格短暫飆高至突破每百萬瓦時5,000美元的價格上限,比用電高峰平均的電費高22倍。

 

歐亞集團分析師格洛伊施泰因(Henning Gloystein)表示,世界正忙著因應疫情造成逾兩年來的全球供應鏈受擾、烏克蘭戰爭的衝擊擴散和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天候,「主要風險在於,如果我們見到今年在上述問題外又增加嚴重斷電的問題,可能引發規模數十年來前所未見的糧食和能源短缺,造成某種形式的人道危機」。

相關新聞

中國綠色債券(環保債券)的發行量增加。2025年的發行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按年度計算創下歷史新高。在中國國內經濟放緩的情況下,...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川普以 IEEPA「緊急狀態」對全球加徵關稅,引發濫權爭議。學者指出貿易逆差屬長期可預期現象,不符 IEEPA 要求,...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