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永續前瞻 推動行政院組織再造

環境資源部將在2012年設立,整合水利、林務局和國家公園事務,相關機關將面臨轉型陣痛的考驗,在整合過程中是否能真的達到民眾預期,或是面臨更多嚴峻挑戰?

過去環境、生態系、森林、水土保育、河川溪流、野生動植物、棲地等業務工作,分散在不同部會不同機關,不僅各司其位,難以整合,相關保育行動的推展更顯得零碎而缺乏效率。從組織再造而論,環境資源部的規劃者及被調整者,都要清空原機構立場與本位,才有可能以構出宏觀且可行的未來格局,

余紀忠文教基會有鑑於此,邀集河川環境小組顧問、各界專家學者,不分產官學,於10月14日、11月4日、11月17日、11月30日、12月3日、12月14日召開多次會議,分別請於幼華教授、歐陽嶠暉教授、葉俊榮教授、楊永年教授、陳鎮東教授、前研考會主委施能傑教授、政務委員朱雲鵬教授、水利署吳約西副署長、環保署邱文彥副署長、溫清光教授、林盛豐教授、李永展教授、李鴻源教授、汪靜明教授、童慶斌教授、洪輝祥理事長等多位專家研商、開會討論,並由基金會帶隊分次前往拜會行政院吳敦義院長、陳冲副院長,以達到與政府對話、溝通之目的。

檢視目前我國有關國土與自然資源之管理、監測、研究等業務,分別由不同部會掌理,惟因權責分散,機關間溝通介面繁複,常常發生行政協調困難,資源配置重複等問題。尤其水、土、林各項由不同部會掌理,格外對整體生態決策易有「見樹不見林」的錯失。因此,成立環境資源部的原意即為未來決策的整體性而設。

鍳於未來環境資源部將扮演國家永續發展之重要基石腳色,特別須對環境資源的妥善利用與涵養負起專責,以生態保育百年大計來替代傳統的側重短期開發思維,發展兼具自然與人文精神之高品質建設,為未來世代眾生謀求其最大福祉。

於幼華

臺大土木工程學士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土木工程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環境工程博士、臺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臺灣環境工程的先行者,桃李遍布臺灣環工界
曾任南非國家水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紐約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訪問研究、史丹福大學土木學訪問研究
畢生致力於環境研究、環境關懷,著有《環境與人》、《大陸環保現況分析》、《環境影響評估作業制度》、《臺灣環境議題特論》、《環境保護在臺灣──個人四十年來見聞選輯》等書

相關專欄

自上月以來,舊金山灣區居民即可自地方電視台的系列報導中,詳細得知本區水資源的相關歷史與現況.比方,遠在九十年前,自Hetch Hetchy...
去年三一一後,我應法鼓大學籌備處劉前主任之邀,參與處理及時發動的災防與應變計畫、法鼓大學位於北海岸居核一、核二之間,...
個人身為河川小組成員之一,在雙喜臨門的歡欣外,不免也要藉此展望未來,尤其今日我們所面對的環境問題只有比廿年前更嚴峻、更緊迫、更需要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