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淨零路徑應納國際評估指標

聯合國IPCC發布「氣候變遷影響與調適」報告,指全球一半人口對氣候變化處於「高度脆弱」狀態,如果地球繼續升溫,氣候風險就愈高。

目前「淨零」已成為各國應對氣候變遷行動的口號,截至二○二一年底,全球已有一四○個國家宣布或正在考慮實現淨零排放目標,覆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百分之九十。但是儘管淨零口號響徹雲霄,環保團體仍擔心各國規畫失當或沒有採取實際行動,導致前述淨零宣示對解決全球暖化的危機毫無益處。因此許多學者希望能利用適當方法,對各國淨零目標計畫進行細緻的評估考核。在公平比較下,對各國施加壓力,淨零目標才會有「實質性進展」。

因此由兩個非營利組織,氣候分析所及新氣候研究所設計之氣候行動追蹤方法(The Climate Action Tracker, CAT),提出對政府設定淨零目標應該考慮的十個實踐關鍵要素,大致分為三類:範圍、架構和透明度,藉以追蹤各國的氣候行動。

十項要素為:(範圍) 明確的達成淨零目標時間;涵蓋所有溫室氣體;納入國際航空和國際航運的排放;是否在國境外依靠抵消等措施進行減少或移除。(架構)納入國家法律;具有單獨的減排及去除目標;對目標及執行過程有法定的定期檢討。(透明度)關於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碳移除及儲存,具有健全的科學透明論述;全面性的規畫;關於設定淨零目標具有相對「公平性」的說明。

二一年十一月,CAT針對十項要素發布四十個國家的淨零目標評估結果,認為可以接受(Acceptable)的國家僅為智利、歐盟、哥斯達黎加及英國;達到平均水平者(Average) 有加拿大、南韓、美國及德國;較差的(Poor) 則為澳洲、中國、日本及紐西蘭;阿根廷、巴西、俄羅斯等十三個國家則評為資料不全(Information Incomplete)。

另外國際會計事務所畢馬威(KPMG)使用一○三項實現淨零排放的關鍵驅動因素,計算淨零準備指數(Net Zero Readiness Index, NZRI),評估三十二個國家在二○五○年前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準備情況和能力,並在去年底公布NZRI排名結果。歐洲之挪威、英國、瑞典等國居前六名,日本第七、韓國第十一、美國第十四、中國第二十。

由於各個機構考量的評估指標不同,比較的結果就會略有差異。整體上歐盟國家表現較佳,美國、日本、韓國有技術潛力。中國雖有技術潛力,但透明度要加強。

我國國際處境特殊,因此在制定淨零路徑時,當然需要先考量我國的國情能力,但是未來國際環保團體之監督審視力量將日益增強。建議我國規畫淨零路徑,不僅需參考先進國家做法,並應考量將國際主要評估方法之重要指標納入,確保我國的淨零路徑能與國際接軌。

相關新聞

「永續」應該不是只滿足於氣候變遷而已。黃主委談的重點是,當今面臨的問題不是只有氣候變遷,而是一個多重危機的問題。...
日前宏都拉斯宣布與我方斷交,外交部次長俞大㵢接受阿根廷媒體專訪時提到,歡迎阿根廷與中國、台灣同時交往,被外界解讀有雙重承認的意涵;...
由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與世博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國際智慧財產最新趨勢及因應」國際研討會於 2 月 24 日盛大舉行,...
科學園區用水受矚目,水利署今天表示,再生水未全面上場前,將執行「珍珠串計畫」,串連、調度西部水庫,預計116年、117年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