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經營大趨勢論壇/黃正忠:建構零碳排生態系

國際間愈來愈重視永續議題,但離落實仍有段距離。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認為,永續議題具有複合性商機,未來誰有技術、誰有創新,誰就有解方,台灣在這件事有很棒的能力,台灣的智慧製造可以協助世界,應該去做出生態系。

黃正忠表示,過去30年,永續議題一路演變,1990年是環境與經濟拉鋸,當時世界各國重視的是經濟發展,後來發現氣候變遷、物種滅絕等問題,2000年是社會與經濟的拉鋸,開始思考性別平權、貧富差距等議題,2010年則是金融與經濟的拉鋸,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疫災,再度促使各界重視ESG。

黃正忠認為,在疫災發生同時,氣候極度異常愈來愈嚴重,甚至出現南北極比台北熱、美西大火、德州暴風雪、台灣不下雨等問題,若不改變,只剩12.26年,就會造成暖化超過2度℃災難。因而淨零碳必須推動、也一定要做到。淨零有三大途徑,一是設定科學基礎減量目標並據此減碳,二是百分百採用綠電,三是抵減(Off-set)剩餘的碳排放,這衍生出複合性商機,背後隱藏的是低碳科技勢力的重新洗牌。

黃正忠建議,企業應將ESG當成創新成長策略,因為從今往後金融機構為了落實永續金融與責任投資,投融資將會看「EPS」,也會看「ESG」,因為必須確保投融資出去一塊乾淨的錢,收回來的本金、利息、或收益都必須是乾淨的錢。金融業的商業模式與金融業務,已經到了必須面臨嚴格檢視的時代。

不過,黃正忠不諱言,低碳發展有諸多挑戰,特別是政府政策面,關鍵的問題包括台灣的低碳政治領導力歸屬那個部會?處理碳有價必須得先處理化石能源補貼政策、該課徵碳稅還是收取碳費?且該由財政部還是環保署執掌?財政部已經不能再迴避碳稅的規劃,應該站出來處理。此外,台灣的交通運具的低碳轉型政策為何?油水電價合理化政策為何?以及台灣企業與政府都不太會做低碳行銷的問題,都是我們必須嚴正以待的。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