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均溫破74年紀錄 專家:防災不容緩

地球正在發燒,5月全台均溫創新高!台灣整合防災工程公司總監賈新興3日受訪指出,今年5月均溫27.82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因太平洋高壓太強且籠罩全台,導致天氣大多高溫炎熱,連帶影響今年5月全台用電量破紀錄。他指出,由於極端的天氣事件會不斷發生,除了落實能源轉型,也要積極加強防災。

5月均溫創新高

統計全台13個平地站,今年5月均溫27.82度,打破2018年27.72度,創下自1947年有統計以來五月最高溫紀錄。賈新興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太平洋高壓太強,且高壓籠罩全台,導致天氣大多高溫炎熱,也使梅雨鋒面到5月29日、30日才下來,所以整個月比較明顯的降雨時間在30日、31日。

賈新興指出,整個太平洋高壓異常偏強,連帶讓今年5月全台用電量在台電電量前十大排名中佔了5個名次,以往用電量的高峰從7月、8月才開始,去年7月也佔了台電電量前十大排名中的其餘5個名次,歸根究柢,去年7月也是因為太平洋高壓太強,沒有颱風生成,所以溫度都非常高,今年5月也是如此,造成用電量飆高。

應能源轉型、加強防災

另一方面,賈新興提到,在全球暖化影響下,原來6、7、8月才開始進入高溫,但現在5、6月就進入高溫,未來在「地球發燒」的情況下,有可能會讓整個太平洋高壓偏強,台灣發生熱浪的頻率和強度也可能會越來越明顯,是民眾需特別留意的地方。

賈新興說,造成「地球發燒」的原因為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首先,要積極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透過能源轉型及交通運輸轉型,發展低碳能源、以綠能運輸為主;其次,由於「地球發燒」的速度遠超過科學家所預期,加上現在減緩溫室氣體的力道還不夠,極端的天氣事件不斷發生,因此要積極加強防災。

重視水資源管理

「除了高溫熱浪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之外,還有降雨不均的問題。」賈新興指出,根據中研院的研究顯示,在「地球發燒」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未來台灣的春季降雨至少會減少1成,凸顯出台灣在未來除了要因應高溫熱浪帶來的高溫熱浪帶來的公共衛生、經濟、環境的衝擊之外,在氣候變遷下,水資源管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賈新興總結,從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水資源和電力需求,都是國家級的難題

也是全球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