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永續水政策「污水下水道發展」研討會

台灣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偏低,行政院政策釋出三十六處系統開放民間投資,專家學者昨天抨擊事先未經評估效益和經濟,不僅品質無法獲保障,更有債留子孫疑慮;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坦承雖有思慮不週處,但引進民間力量以補政府不足,長期而言仍是正確做法。

污水下水道普及率為象徵國家進步重要指標,但國內至九十二年底僅為十.八七%,十一縣市普及率掛零,政府為加速推動,在挑戰二 ○○八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中,核定六年內投資六百五十五億元;第三期污水下水道發展方案也核定在九十七年達到二十七.三%的目標。

歐陽嶠暉指出,實施方案核定不過半年,行政院長游錫方方土土在今年五月,政策突然急轉彎,為吸引民間投資加速建設時程,將總數七十處污水系統中的三十六處,以引進民間投資採BOT方式推動,內政部因此調整計畫期程,改以十八.二%為目標。

政策急轉彎讓原本以政府自辦為主,改成政府和民間各為五十三處和三十六處,歐陽嶠暉抨擊,原已累計二十處完成發包設計系統被迫停頓,不僅設計費損失慘 重,普及率目標亦大幅下降,事先根本未經評估,包括民間BOT的承接量、潛在不確定因素、風險高、將增加人民多少負擔和總額,也未分析經濟和效益。

時報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在與談時則認為,造成政策重大變化的原因在於政府經費不足以及政府信心不足,她以目前正在執行中的高雄市楠梓污水下水道BOT案為例,不但由政府負擔有廠無水的風險,未來政府還須面對每年七億元的預算支出,卻未見推展用戶普及率成效。

余範英說,由民間參與投資的三十六處污水下水道系統,估算從工程建設到營運操作,總經費高達五千八百五十七億元,規模並不輸給高鐵,政府財政部門應正視,提出詳細財務分析報告作為變更第三期計畫的佐證,而不是憑空製造。

台灣下水道協會理事長胡兆康亦提出,民間BOT參與部分距離九十七年的目標年僅剩四年,時間上已緩不濟急,因下水道為系統工程,尚須接管才能發揮功效,興建後至少也要三、四年才有普及率成效,對民間參與應以審慎方式先試辦,建立雙方合約和責任義務關係再行推廣。

張景森回應時說,大部分國家的下水道BOT已相當成熟,改採雙軌部分由國家自辦、部分開放民間,雖然短期內目標率下降,但站在政府立場須顧及長期發展,希望以民間效率帶動政府效率,另一方面也帶動下水道產業,引民間力量進入,從長期來看仍不失為正確方向。

相關新聞

台灣經濟研究院昨(25)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 上修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至3.85%,較前次預測上修0.56個百分點,主因投資、貿易逐步好轉。...
考量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恐激化中美對立,地緣政治風險將成為更嚴峻的外在挑戰,經長郭智輝23日宣告,將以「境外關內」為戰略架構,由經濟部出面籌組...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宣布,已同意2025年軍公教員工待遇調升3%。行政院人事總處指出,此調薪案將於明年元旦生效,影響人數約73萬人,...
勞保基金將於2028年用罄,勞動部長何佩珊先前在立院備詢時,被問及任內是否啟動勞保年改?她強調「撥補就是改革」,並重申有政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