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光電破壞二戰文資 環保團體籲重新檢討綠電政策

政府推動淺山山坡地種電,第一個大規模案場選在屏東枋寮石頭營,達103公頃,由於當地保有二戰重要文化資產,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今天與在地團體呼籲政府,立即檢視現有案場生態文資衝擊,公開水土保持計畫,並重新檢討太陽能開發的區位選擇,讓綠電開發與生態、文化資產、地方發展能共存共榮。

蔡壁如今天邀集捍衛石頭營聯盟召集人林炫耀、生態觀察者李璟泓、苗栗縣通霄鎮民代表傅郁揚、以及經濟部能源局、農委會、水保局等單位共同召開線上記者會。

蔡壁如指出,7月3日,日本靜岡縣熱海市伊豆山土石流造成9死21失聯、數百人無法回家,上方山坡有森林破壞、住宅開發、棄土堆置,附近也有太陽能案場。目前雖未確定直接肇因為何,日本政府已進行檢討。

台灣淺山山坡地種電,第一個大規模案場在屏東枋寮石頭營,達103公頃、40MW,她說,她最近到當地查看,發現當地具有豐富生態、文資,但目前因為光電廠的開發,原本綠油油的山坡,已經砍成光禿禿一片,讓在地居民也憂心土石流和淹水風險。

此外,蔡壁如指出,苗栗已開發光電案場超過19公頃,七成位於山坡保育地,在農委會法規加嚴之前已送件待審也有200餘件,苗栗縣府正進行三階段審查,也恐造成淺山生態系衝擊。

她對當前政府推動的綠電政策提出三點看法:一是綠電環評標準太寬鬆,民進黨綠能政策只訂了一個再生能源配比,實在太粗糙,目標訂在那裡就從上而下分配下去,為了達標,各部會通通失靈。二是政府應該優先開發屋頂型的光電,以減少對當地環境生態的破壞。三是要公正轉型,不能只為財團開綠燈,應該與地方好好的共存共榮。

捍衛石頭營聯盟召集人林炫耀表示,屏東枋寮光電案場開發所在的石頭營,剛好蓋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軍為防禦美軍對台灣的攻擊所蓋的軍事要塞上面。

他說,這103公頃裡面有60多個防禦工事,可以算是全世界目前僅存最完整的要塞,裡面有一個司令部、10個砲陣地、4條坑道、36個機槍堡,光電廠不偏不倚就選擇直接蓋在這個地方蓋。

林炫耀指出,目前當地不只日軍時代的坑道被填滿或塌掉,過去綠油油的樹木也都被砍光,原本蝙蝠生態非常豐富,也有很多的野生動物,但廠商沒有蓋動物廊道,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周邊山坡地也被破壞,造成水土保存問題。他也痛批廠商明知道當地有文化資產,卻未完善保存,政府也未盡到責任,任由廠商對當地造成破壞。

蔡壁如與在地團體共同呼籲,政府應負起綠能政策責任,短期內立即檢討現有案場生態文資衝擊、災害潛勢,並公開水土保持計畫,解除民眾疑慮;中長期,應重新檢討太陽能開發的區位選擇、環評標準,同時呼籲企業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SR),綠電開發應與與生態、文化資產、地方發展共存共榮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