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推動「碳移除」,有助達到淨零目標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今年四月發布《二○二二年氣候變遷:減緩氣候變遷》報告中,明確闡述了利用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以限制全球變暖,是「不可避免的」需求。儘管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CDR)目前仍然還存在許多缺陷與爭議,甚至有人認為是屬於科幻小說的範疇,但IPCC仍然支持推動碳移除相關技術的發展。

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最近亦發布了一項研究警告稱,僅靠減少碳排放不足以穩定氣候,可能仍然需要利用碳移除技術來實現全球氣候目標。

所謂碳移除係指包括利用生物方法,例如植樹造林和土壤保護,以及採用化學或機械方法,使用機器從煙囪排放或直接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並將其持久地儲存在地質、陸地或海洋儲層或產品中。

根據歐洲科學院科學諮詢委員會(EASAC)的一份新報告,隨著全球排放量繼續上升,碳移除(CDR)技術在歐盟的氣候變遷戰略中將扮演重要角色,估計每年可以期望從大氣中移除數億噸二氧化碳。

由於目前許多CDR技術並不成熟,規模太小,成本太高,無法商業化。因此從中期來看,CDR將偏重在增強「自然匯」(natural sinks)來實現,例如實施植樹造林和再造林、碳農業(將大氣中的碳隔離到土壤中以及作物根部、木材和樹葉中)、泥炭地恢復和在建築中使用的木材等長效生物基產品。

從長遠來看,則需以利用「工業解決方案」,包括從空氣中捕獲碳(直接自空氣中捕獲,DAC)和從工廠煙囪排放物中捕獲碳(CCS),再將捕獲的二氧化碳永久儲存在地下。以及具有碳捕獲和儲存的生物能源(BECCS),係以燃燒生物質為能源,並將其產生的二氧化碳永久儲存。

馬斯克在二○二一年初宣布,將提供一億美元奬勵給能夠「創造並展示一種能夠直接從大氣或海洋中提取二氧化碳,並以對環境無害的方式將其永久鎖定的解決方案」的人。

碳移除的推動可以促進碳中和,降低最終減碳成本。但進行碳移除的實施規模引發了環保團體對健康和環境正義影響的擔憂。因此到二○二二年底,歐盟委員會將根據碳核算規則,提出碳移除認證監管框架,確保碳移除的真實性和環境完整性。這些規則將為擴大投資碳農業,和從大氣中碳移除的工業解決方案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

我國新的氣候法針對碳移除增訂了規定,將有助於未來發展碳移除。碳移除包括一系列新的工程技術,我國雖然幾乎要從零開始,但如果有完整規畫及決心,鼓勵相關私人企業積極参與、投資,碳移除將為我國達到淨零目標做出貢獻。

(作者為退休教授)

相關新聞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