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環評委員名單出爐 環團:是官方會滿意的名單

環保署今天公布14屆環評委員名單,半數委員為上屆留任,環團表示,開發派為多,沒有太大亮點與新意,認為這份名單「應該是官方滿意的名單」。

14屆環評委員名單。圖/環保署提供

以觀塘案為例,2016年環評委員鄭明修、王价巨、王文誠、李克聰、劉希平等五位委員,當初環評委員們在中油觀塘案環評會中退席,意圖以未達開會人數門檻,阻擋環評通過,當時,除了劉希平已經連任兩屆外,其餘的環評委員都有資格再連任,但這些委員都未獲得留任。

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表示,其中三分之一為官派,是官派委員,本來人數就固定,官派換人根本沒差,因為本來就是投票部隊,平常時候不來開會,真正到關鍵時刻需要表決時,就會來投票,就算換人,也不過換另外一位官員來投票罷了,大多數都是各部會的副首長擔任。

潘忠政表示,上屆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原本可以連任的環評委員,硬是不讓人連任,比如中研院註明海洋學者鄭明修;這屆有多人連任,他說,表示這些環評委員很乖、很聽話,這是一份讓官方滿意的名單。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直言,這份名單了無新意,且以開發派居多。

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當時在任還很努力的審了很多案子,許多比較離譜的環評案都還擋下,比如有的要重做環評,有的不應開發;但後來,有不同意見的環評委員就被換掉了,當初其實弄得非常難看,對後來環評委員的組成感到失望,也因此,現在環評的公信力已經越來越差,幾乎沒有甚麼環評案子是不能過的了。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